#4thPYIFF#卧虎-世界首映+罗西里尼评审团奖。日本艺术大学出品。由于釜山改期而变成了平遥世界首映。法哈蒂流“社会情节剧”(socialdrama)的日本分舵,建构在两难道德选择上的戏剧冲突写得还是颇为细致,也写出了法哈蒂流必备的“只有在这种社会文化中才能发生”的独特逻辑。大女主戏,女主角的选择相当真实可信,不是常见的日剧式的一味道德主义,而是颇为人之常情的,混杂着事业理想、亲情友情、现实利益考量等等的复杂抉择。时长虽长,观感还是不错,调度、摄影和女主角表演都可圈可点,对日本“社会性死亡”的氛围刻画也相当精辟。当然问题也不是没有,比如A故事和B故事主次不分,导致片长超长;有几场戏女主角不在场而导致视点飘忽;以及A、B故事都有强行反转,虽然戏剧冲突上很激烈但是不免太过操纵观众。
前一个小时的视听技巧很过硬,每一句台词的分镜处理都打磨的很准确,感觉导演的状态非常好,可惜后面就开始就疲了。片子整体上还是不错的,故事线和叙事节奏都处理的很工整,大女主的表演也很加分,而且这种主题的故事在日本也非常有代表性,这种社会情节剧在剧作上估计是扒了法哈蒂。如果导演的状态可以坚持全程的话,这片子就了不得了。
漂亮的剧本,堪称教科书级别。一二幕衔接点风云突变后自身的故事B压倒故事A成为主线。二三幕衔接点连续推倒了两个故事的前提,构成了一个道德上的困境。但是叙事略显拖沓,如果让达内兄弟剪到90分钟就能更完美了。#或许吃完一坨华丽的伊比利亚屎以后在吃啥都是香的吧。#
剧本立意和结构很好,但节奏不行,想象叫达内来帮它剪成90分钟就很好看了
看完后两小时猛然惊醒最后一个镜头的含义——由宇子躺在车轮底下,又慢慢扶起,正好与Mei的车祸形成呼应。另一方面,前后两组故事互为对比,人物结局是一组生一组死。“救赎”是两组故事的串联线——无论是志帆还是由宇子,两个局内人都在道德挣扎过后完成了对自身的救赎。类似的对子和伏笔有很多,细节挺值得再玩味。最后的镜头指向自身,然后戛然而止,点位卡得恰到好处。当摄者成为被拍摄的一部分,成为纪录片的主角,再次扣题——由宇子的天平最后摆向了哪里。导演的镜头和叙事都很冷静,但其实是个非常温暖的故事。
选择篡改遗书还是接受霸凌,选择隐瞒强暴还是获得心安,选择剥夺加害者赎罪的权力,还是罔闻受害者凌虐的遭遇。验孕棒验出事故的真相,竖笛吹出少女的幽魂,手表是奖励还是补偿,发潮的面包如何蒸发出人性的恶意。说自己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却未必做出最道德的选择,那投射出的一束光,并不会照亮真相。
看人们都在用谎言堆砌生活,却要用纪录片记录真相。两个事件的交融并进,记录者高情境社会中的纠葛和无奈,可惜导演节奏实在太拖沓,如果说要保持主线和支线这个天平的平衡,那不如把这剧本交给wowow成电视剧更好
#SGIFF2020#英文名ABalance,其实由宇子就是在始终试图平衡一个又一个的矛盾,纪录片导演与补习班老师这两份工作的balance,采访中受害者与“加害者”立场的balance,采访事件的正义与自己父亲的平行事件的“自私”的balance,然而她终于还是玩砸了这balance。电影的主要问题在于剧作上巧合太多,多少失掉了叙事的力量,最后的“复活”又有一点抓马。
剪掉最后五分钟就完美了
"我能吃吗"
将纪录片摄制伦理/媒体伦理的问题通过两个相似性单亲家庭的碰撞,建构后真相的道德困境,并增添霸凌、强奸、社会性冷漠的议题,演员群戏扎实稳健,泷内公美更是拿出影后级表演,颇具日本文化语境下法哈蒂混搭达内、蒙吉这一路风范。可惜之处在于具体的设计有点过多,其中不少是重复的,比如“面包”、“耳环”两段戏,很精彩但其实在同个层面,时长过冗;第三幕的无解写得也有问题,两方受害者都是“说谎者”,困境因此走向了另一种死胡同,所谓“刻意”或者说“非要困境不可”。整体有点滑向“电影节普适流通品”的倾向,当然作为新导演而言拍到这个水平已经是非常强悍了,没必要以大师的标准做硬性要求。
加害者会因为同一件事,同时也变成受害者,而双方周围的人,甚至毫不相关的人都有可能受牵连。正义到底是什么?行使正义的时候你又能确认那是真的正义吗,喜欢网络舆论带节奏的键盘侠们?在将近三小时里,有由宇子作为纪录片导演努力想要记录和传达的复杂真相与上层想要大事化简的矛盾,有她作为一名培训班老师尽力帮助和自己一样缺失母爱的女学生与爱撒谎的援交女身份,有她作为女儿得知父亲犯错后的失望和理性处理。正义的天秤在由宇子心里左右摇摆,正如蝙蝠侠遭受的质疑,他们,我们,都迷失在正义与邪恶的灰色地带。由宇子被掐死只是身体死了,挣扎着醒来后得到自己工作成果不能面世的消息后,她的心也死了。迷失的由宇子彻底离去。影片色调很美,低成本手持摄影存在晃动,全程无配乐渲染,让观众保持自己客观理性的思考,对于新人导演来说已很棒。
68/100#SGIFF2020#toomelodramaticforme
几个影展错过终于在北影节补上,节奏有点慢,但两环相扣的情节还是蛮有力量的。由宇子追踪出来的真相,差点也发生在她自己身上。哎,为什么这些管不住下半身的臭男人引发的道德压力要由他们的女性家人们承担!!
这部片子有点像温水煮青蛙。然而个人非常不喜欢这种节奏。这部片子和《败犬》节奏很像,但观众都知道《败犬》最后有激动人心的拳击对决,但这部片子什么都没有…看着非常煎熬。
她说要看到对方的眼睛才能让人敞开心房然而看了姐姐那么久看了小萌那么久看了爸爸那么那么久别心里那个湖还是深不见底人哪有数学那么容易。由宇子心里有一把带了点自私也掺杂着大爱的秤她把自己拍的霸凌节目、小萌的未来、木下补习社等等都当一个个筹码希望扛着扛着能把自己的生活调出一个平衡点但谎言和纪录片本来就是矛盾啊保护所有人和满足自己本来就是对立的啊!姐姐带来的真相以及小萌的意外全把本就微妙紧凑的和谐打翻了她躺在地上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全片没有任何配乐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也很多留白就是这些无声沉默造就了影片的冷峻锋利不寒而栗。PS好喜欢泷内公美看她的眼睛就有股野生灵气的美
以女主为圆心展开的辐射型剧作不可避免地造成叙事的臃肿(动机的完备)、封闭(视角的纯粹)和刻意(设计的精密)。以事件为骨架塑造人物,即便摄影机长久地凝视面孔,也无法形成情绪的积蓄和迸发,反而降低了叙事效率。写实主义不代表没有活力的影像。
谎言真相,人性权衡。这部电影的优秀就在于让观影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错觉,随着故事的推进,在每一个时间点观众都会或多或少的考虑:“如果是我该如何选择?”在结局揭露之前一切都是开放式思考,这个思考过程才是这部电影的有趣之处。
无懈可击的剧本和表演,没有一场废戏,但所刻画的道德困境过于压抑和沉重,以至于观感上并不友好。两场掏出手机录像的戏写/演得太好了,一边是步步紧逼的质问,一边是支吾其词的逃避。看似突兀的结局,其实也已在前文中做足了铺垫。
天山剧院厅。4.5/5,从谎言到真相的距离,需要的是真心,而真心与真心的距离,需要耐心、细腻和关爱,which完全是女性优势,影片毫不回避利益的权衡,甚至不回避由宇子对自己性别优势的应用,对访谈对象,对少女,但这里面有一种人的分寸,女性之间的care,终究是充满共情的质感的,尤其是面临困境时,这份质感有时就在多一次回眸,或是拿起镜头当武器里,讽刺的是,影片的窒息感和虚无感,恰来自balance的努力,在尊崇表面的社会里,真相如此令人窒息,美学也与之匹配,镜头几乎全手持,像是纪实本身,有甩摇也有正反打,可能是平衡叙事效率和现实情境,台词问什么是side,归根结底只有一个side,站在人这边。女主好像杨紫琼和林熙蕾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