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看了兩種版本:金馬影展【實驗·映像】放映場、双方藝廊(多螢幕排成V形)。單就目前台灣影像的感官刺激層次上,只有蘇匯宇可以超越蘇匯宇吧。如果相較之下,當代藝術或錄像追求的是「恐怖份子」,越能炸毀現存建物、激起某種所謂新穎洞見(至於建立起「什麼」、細緻度如何則是次要),越能獲得推崇(而電影追求的是「建築師」並建立充分移情基礎),那蘇堪稱此類中的佼佼者。把自己的臉跟陸小芬合成在一起⋯嗯。
跟落差草原搭在一起也太違和了⋯
#IFFR2021
#IFFR50#AmmodoTiger短片竞赛。用剥削来批判和分析剥削片也是蛮有趣的……不过离开个展表意不够完整啊……
想起静静躺在自己网盘的台湾黑电影∠(ᐛ」∠)_这部有点无趣
以剥削的方式来反思剥削片,本身就挺有想法,大量升格镜头与动作静止都在引起观众对画面的凝视,但这种设计又显得非常刻意。摄影很加分,然而故事的空洞还是无法通过表面的鲜艳来弥补。
IFFR静置,冲击
#2021金穗-實驗片No.3:看了兩部吐血「實驗片」看到蘇匯宇還是略微快慰一點,不過這部的升格攝影真是純粹為了烘托氛圍的處理方式,而且某些長鏡頭內技術轉場的長時間定格一組人物的處理方式也沒有特別聰明。再說議題面的話,就是非常簡單的戲仿重現加廣告棚的場景提煉;但是最後一場如果看作是作者的結論的話,還留待辯證,那是一種注定的悲觀還是揭開高潮假面背後的真相?
節奏不錯~
一般吧高开低走
😂😂😂😅
喺流動的也是定格的#2020金馬
55/100#IFFR2021#Onlytheatricallyrevisitingandself-imitatingasexploitationB-moviesub-genreina#MeTooerawithoutrethinkingorbuildinganythingisactuallyconventional.
3.5
有幾個畫面還行
反思剥削电影的实验片,“洞穴”转场很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