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前后的三个故事:①1958年的夏天,周恩来总理特地委托人把他刚从广州得到的一首有关“三元里平英团”抗英战斗的诗送到摄制组,嘱咐导演郑君里好好研究看如何把握广州人民奋起抵抗英国侵略军的这条线。②该片拍摄时,“大跃进”风气还没有过去,电影行业讲究拍片要“多快好省”,恨不得一天拍完一百个镜头,但该片导演郑君里不跟风,始终控制住拍摄速度以保证艺术质量,一天至多拍十几个镜头。后来在“整风”运动中他背上了拍片“少慢差费”的罪名。③由于吕宕被打成“右派”,影片公映时,片头只有叶元的名字。1961年,吕宕摘掉了“右派”帽子,此时出版的剧本中编剧一职恢复了吕宕的名字。但在“文革”期间,吕宕又因“写了大毒草《林则徐》”再次被迫害,直到1978年底他才获得平反,后来重新发行的电影拷贝加上了他的名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赵丹的形象真出色
十七年革命抒情正剧,典型化人物达成教化目的。吸取民间叙事艺术传统,以戏剧冲突为基础,摄录美有很大提高。送别邓廷桢的画面有欲穷千里目之境,关天培轮廓光特写具有抒情意味,最后定格的“平英国”旗帜特写直接揭示反帝反封建主题。
7分。里通外国,中饱私囊,残害同胞,十恶不赦。国难当前,而最大的敌人确是自己人。侵略者和腐败官员让我们看到贪婪的欲望,丑恶的人性,而清朝就是林则徐这样的好官太少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yMzE3MTg0.html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非常的“正确”,前半段像那个民间传说大组合段什么的,英雄的命名,英雄名号被剥夺,到后面就开始人民史观了,群众走到台前,非常的“革命乐观主义”,没人吸大烟哪有英国的什么生意,把所有的脏水都泼给大清也很“时代特色”(所谓“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域必成灾”)实际上,就像超英看到人们自私,卑鄙甚至恶毒之后还要保护他们去跟反派斗争一样,民族英雄可歌可泣,而他保护的民族就😒...,所以,后来就会有鲁迅
建国十周年献礼作,其实主旋律这样拍也不错嘛,100分钟能把这个大事件讲清楚已经很见功力,该一带而过的地方一带而过,详略还算得当。不过对英方的描写总觉不够地道,程式化明显,感觉还是在用拍清政府的方法来拍。赵丹的表演太加分了,和早期的外放型有所不同,这部片他的表演要从内部和细节上看。
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林则徐形象,真的简直就是历史书里走出来的一样,赵丹的表演很佩服,尤其一些小细节的地方抓的很好。最后三元里抗英一段,确实是有一点艺术化处理,但我并不觉得有多夸张或者戏剧化,在任何势力面前,封建王朝、帝国主义,又或者是其他的什么,人民的生活没有了保障,就是会奋起反抗,就是会拼命来争取他们的东西,这是最为正常不过的事情。永远相信人民团结起来的力量!
中影史:海燕电影制片厂出品(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三个故事片厂之一,另外两个厂是“天马”和“江南”。1957年4月,上影厂改组为上海电影制片公司,这三个是下设的故事片厂)。是1959年的建国十周年献礼片。从导演(郑君里)到演员(赵丹)都是那个年代的顶配。里面的台词也不错,“这林则徐是不是中国人呢”“是中国人那就好办,我不信他会不要钱”的台词让我印象深刻。史观也是相当正:既塑造林则徐这个封建士大夫反抗帝国主义的英雄形象,又揭示封建王朝的局限性,结尾歌颂人民的反抗。让人对这种“十七年电影”的“左”感到舒服
古典摄法真美丽,古典表演真泄气
104分钟版本。相同的主题,38年跨度,郑君里x赵丹,谢晋x鲍国安,似乎是各有神采的事情。略感失望的是,影片未能完全释放出郑君里过往的韵味,或许是国家机器渐渐成型所带来的压迫力约束力?考虑到赵丹所有的遭遇,确实唏嘘。赵丹的表演依然有较重的段落感,这一点还是鲍国安处理得更加平顺。时代背景之下,土壤环境之中,文艺作品不过是相匹配的勋章,不由喟叹不已。恰似清末动荡岁月,英雄如林则徐,也是力微于末。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anZn6_0ZmI/?fr=rec1
大场面,还原历史恢宏之感,细节还原很不错的样子,虽然很老,但是像背景音乐什么的都是粤语的呢~
上学时学校组织看过很多爱国教育片
赵丹是不是穿胖袄了,真帅。片尾平英团大举义旗太鼓舞人心。片头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之一,虎门销烟。
禁止吸烟!何况荼毒?!。。
庆祝建国十周年的献礼片,富有古典、文人气质的历史题材作品,虚实相间,浓淡有致,既有林则徐韬略胆识兼备、乐观豁达的个体形象的刻画,也有人民群众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场面。民族英雄被贬黜和民众反抗的蓬勃两线交织意味深长。清晨打太极、孤帆远影碧空尽的送别戏也颇有诗意。
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炮击横阻在长江的英国军舰紫石英号,紫石英号受重创搁浅。随后解放军又将英军增援的伴侣号、伦敦号、黑天鹅号等舰击退。紫石英号趁夜色逃至香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炮舰外交宣告结束,此时距1840年鸦片战争已有109年。
林则徐神话比林则徐本人更重要,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神话是“经世之学可用,可惜断送在奸臣之手“,晚清不少经世致用之学的爱好者(比如左宗棠)对此深信不疑,他们通过自己在长江流域、黄淮流域乃至西域创造的功业,在1870-80年代自我论证了这一说法,丹在甲午战争之后,这种神话随着湘军的一败涂地而渐渐褪色。后期的林则徐神话则主要是日的贡献,将他塑造成一位反英反帝的亚细亚英雄,1930-40年代,长春和南京的文化部门为此准备了大部分资料,略加修改就构成今天非常熟悉的“林则徐”形象,林则徐是东亚反英第一人,把东亚替换成“新中国”,就构成了本片中赵丹饰演的这位大义凛然道貌岸然的半神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