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对手相、男女关系有很深刻的执着。还有女朋友给男生脱袜子这个细节有执着
语言是承载想象力的电车,而人与人之间的种种际遇,相逢与离散都是幽微而沉默的诗。我是你无暇处理的一则资讯,共赏过后的一支残樱,无处投递的一封情信,闲谈漫步抵达的黎明,或者,在反向的电车上,所有战争和暴力都退后,欺骗与厌倦都消失,期待下一段旅程的同行。
已经很久没有看完一部电影后,有这种半天缓不过来的感觉了。前55分钟进入很慢,后200分钟却完全身心沉浸。登场人物没有一个算是美女美男,他们的表演也谈不上专业,但他们的反应却非常的魅力动人。(是不是因为英字幕欠精准,影响了imdb上的评分。另外,还有一个1小时左右的短版本。
七星。或许不是滨口最好的,但确实是他走得最远的,没有这部不考虑结果的反复实践和磨练,就没有后来的《欢乐时光》和《夜以继日》。但也基本确定这片不适合现场观影,就像那部戏其实并非为现场观众准备的一样,因为滨口要求我们时刻用最高的共情力和专注力来吸收演员的情绪,并在他们游移的微妙里呼吸,因此观众无疑被要求与演员不相上下的体能和注意力。看滨口电影最大的乐趣也就在这里,故事什么走向根本不重要,台词再多也只是通向“不可言说”的钥匙,重要的是演员,他们生活在一种“高浓现实”(ultra-reality)的情境中,这里的一切都过于戏剧而不能被看作日常,但又高度忠于直觉和身体而不能被看作虚构,演员的可能性因此被无限开拓和延展。但这不就是电影吗?它看似吸收了所有,却始终游离在它们之间,之后,之外。
@Metrograph.啊对滨口无言......他的电影都太......有魅力了,会让人爱上里面角色的悲欢和谈吐和姿态。这部的台词和剧作没有欢乐时光黏和得那样好,文字有一些浮于表面,但是节奏处理掌控(尤其后半段)好像又强于欢乐时光。从这部到欢乐时光再到夜以继日能感觉到他在有意识消减"文"的比重,我认为是好的转型。
男主在前段处于无间亲密的风暴溏心,索性就在后段把自己写成舞台上一股幽怨的离心力:角色表面是人际的中枢,实则无力扰动任何一片关系场域,结尾与变性者合居,也是弃绝性别纠葛的一次隐性示威。女主尝试与原定演员建立亲密关系,即将自己的影响施加于男主虚构的示威而无果后,就彻底在角力中败阵。观众席上,她看到男友被动却完美地为“示威者”赋形,见证了一次失效的介入,便明了自己只能疏离如局外人了。而当男主投身战争,完全抽离后,反而能凭借这场更宏大的虚构再一次开始重构关系,直至往日的负重也变得轻盈,亲密便得以在分别的当口达到饱和。片子观感太曼妙,以至于回过神来想想,又是一次导演惯常表现的男女fort-da游戏罢了。
现实层面与戏剧文本的联动与互渗,人物与角色之间主动或被动的改写与迫入,他们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发现自身的勇气与恐惧、隐秘的弱项和欲念,在调整剧本的同时也在摸索着生活的方向——两段结尾都太棒,全片最高光,从暗夜走向破晓熹微的长镜,驶向不同方向的两列列车上有我们隔着两年的召唤,怎么能拍出这么又自然又浪漫的桥段!两段「映照」效果明显,前段中所提及落实于后段——北韩政治形势/征兵与暴力的呼应,两两问答练习正是舞台群戏结构的来源,关于恐惧的讲座是饱含感情倾诉的前声(每个演员的表现都非常动人),言语是灵感驱动的火车,是触摸灵魂的手;舞台调度的设计极为匹配所谓「亲密」关系结构,直视观众的隔空交流,背对摄影机的角度,这个有限空间兼具了间离感与沉浸感。
我真的太爱中间那个戏了……而且演员真的好自然啊,这套表演体系根本不是为现场观众准备的。其实说中段ntlive也是不太准确的,滨口龙介还是重新结构了戏剧和舞台空间,尤其是两个人面对观众说话的时候,演员直视镜头对话,空间仿佛扭曲折叠起来。如果说戏剧所呈现的是一种假定性的虚构,摄影机则在最大程度上把虚构还给了现实——且不说在这之外,还有一层导演和编剧的关系。
L'AmourFou和Out1的配方,排戏+戏+政治大戏。内景卡萨维茨,外景黑泽清。卡萨维茨经常迫冲胶片,撕裂连续性,维持注视的强度。滨口则任其欠曝,有点丢了强度,在《夜以继日》里光的流动更好。
tag:日本,2012。滨口表演论的完美体现,对非职业演员的提升堪称神奇了(所以滨口这个表演论绝对是影史级别的突破啊)。也是《驾驶我的车》里排练-演出的元剧场模式的首次大规模展示。不过这个片长无异于自杀行为,这得多有耐心才能把4个小时看下来……所以《驾驶我的车》能这么红,恰好是滨口在狗血情节剧、超长“元剧场”中间找了个相对平衡点(而且实话说也挺长的……)。上部那个18分钟长镜头虽然技术有瑕疵但是真的也是神迹一般,以及下部结尾的电车戏也真是浪漫。想看那个136分钟版本了不知道是不是简练一些……
把我看伤了,非常不耐烦,“如坐针毡,如芒刺背”。除了突如其来的浪漫结尾,但那种感觉是属于《春天情书》的。一次不太成功的实验,像是为《欢乐时光》所做的准备,但呈现出的效果相差甚远,开始怀疑四个小时片长的必要性。上部散落着工作坊里的无聊对话,念诗,从夜晚走向白天;下部放置了一场两小时的完整话剧,汹涌的正面对切镜头,终于令我摇摇欲坠、濒临崩溃。整体拍法过于寻常,叙事层面只是琐碎无聊,并没有从日常中提炼出某种特质,真正的戏剧性时刻和内心涌动的情感被抹杀了。《欢乐时光》的优点在这部里完全消失。以及,确实看出成本极低。
亲密会生成吸力还是斥力?骆驼、海鸥、邮件、信、火车、桥梁,我通过什么,才能走近你,到达你?也如言语描述意义,总在若即若离间,却无法安然落稳。这部电影于生活层面是在描述情感,于诗的层面则在思考语言。其实比起第二部分的“官摄”版原样封装的戏剧,我反而更喜欢第一部分的“花絮”。一般来说,我们通过幕后、通过花絮达成对作品的理解,花絮是言作品是义。但当作品与创作过程同时裸裎目前,究竟何者为言何者为义,得意忘言要达成对哪一部分的理解呢?我喜欢第一部分的结尾,他们谈着语言与火车的比喻从夜走到破晓的长镜。对第二部分的结尾,不知说什么话好。
公演前的两小时,不乏“在对话中从黑夜走向黎明”的高光时刻,但整体还是拖沓和抗拒观众的,虚构的战争情节和对战争的探讨也不明所以。尽管占据后半篇幅的舞台剧本身很精彩,但还是令人质疑这样的拼接方式是否能称为电影。至于最后五分钟,如果有影史最佳结尾评选,我会投它一票。
可以是可以,但真的没必要。(最后一幕再喜欢也无法原谅)
超级流畅,每场戏都为上一场戏提供解释,为下一场戏抛出悬念,前后两段的收尾都漂亮得堪称神迹(虽然上段的破晓长镜头实在太暗了),舞台剧部分的剪辑也出神入化(尤其兄妹隔空对话时全景特写交替的“正反打”),更何况我对这种带Docufiction性质的片子一贯缺乏抵抗力,纠结了一下还是觉得五星给得不虚。
沉重的躯干,轻盈的尾巴。
从一层虚构指向更深的虚构,滨口龙介镜头下的真实始终语焉不详(非贬义)。以真实性立身的不同个体都被(迫)镶嵌在不同群体内,从现实存在的剧组、虚构的战争,到被包裹的莫名其妙的爱情,人物对彼此的依赖超越了环境;但这些“他者”存在都被自我话语逐一消解,情感溃散,内容成为摆设物件,意义被随意安放,世界混乱。只有当人物完全面对或完全背对“观众”(即親密さ),真实性才有了可汲取的养料,深夜漫步和铁轨示爱在浪漫之余,也是打通虚实脉络的重要线索,有趣!舞台剧想到了CaféMüller。
啥日常啊,两小时话剧我也是醉了
从被钉住难以回神的结局向前看,已经想不起从哪一刻便陷进去了。单一段落的性格如此强悍,几乎是横冲直撞地向外生长自给自足,最后竟宿命般相交汇合,如同太阳系中各自舞蹈的星球,又依靠隐秘的引力彼此牵制。无非是人与人无止的交流,公开或私人的,真实或表演的,亲密或疏离的——关于对谁说、何时说、怎么说,至于说什么都在意料之中,没有隐藏的可能。而电影的秘密,全在说与不说之间。
那么,亲密从何处开始?亲密来自意义取代了价值的时刻。意义超越意指。恋人们在地铁时刻表的空隙写下:在桥上招手;跑着上车;在关门前告别;相谈;夜明:这是被分享的意义。地铁提供一段被追赶的距离,以便恋人能够开展他们的小小游戏。恋人们的世界在地铁的自动门交叉。把自己全部的时间赠予对方,承诺一个未来——这是由距离和钟表所指示的可等价交换的现在永远无力追赶的未来。//很喜欢pt.2的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