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thLocarno#Pardididomani:ConcorsoCortid'autore。聚集在“加莱森林”(CalaisJungle)的难民们。前一半还是颇有雷乃《夜与雾》的格局与质感,后一半就比较乏善可陈了。
#Locarno2022#
#LocarnoShortsWeeks2024#Locarno75Pardididomani-ConcorsoCortid'autore前半段与其说像《夜雨雾》,不如说还是沿用了两位导演一直使用的结构影像的方式,甚至到去年马赛的《新世界》依然如此,只不过在不同的影片中呈现出不同的强度。至于后半段则无限趋近于SylvainGeorge的方法,与同年入围主竞赛那部形成了奇妙的互文。
3.5
+
3.5
4.0
为碎片化的素材如何能被组合为一种具有内在叙事性的整体提供了一个非常棒的案例。
-关注那几次燃烧的火焰,火焰本身烧毁一切表层,手机拉长目睹的距离(所以数字才是最存在的,它整合世界)。因此几乎从第一眼开始就只是在获取信息,大火后的表层是地质与社群的景观排列,关于话语的合集:日记、宣言、遗书、未来,就像是排比句(那首无言的诗)展现出了所有的诗意:它们将唯一且全部的姿态展现给我们。荒凉的边界线、几朵花几棵树、不经意间的横摇、难民营中的活动,其中哪个我们不会投向真正的目光。可我们真正关心这片地区、这群人吗?是的,但那真正的姿态却使得我们关心更多:苦恼、死亡、希望、集中营、巴以冲突、俄乌战争。从一朵花看向另外一朵,意味着从边境的这一地理部分看向另外一个,更意味着从一种被关心看向另外一种:请赋予花关于世界的意义请赋予生活关于世界的意义。在最后我们听见了世界的声音,用量词编写成的歌
#Locarno75
3.5
3.5半段像斯特劳布拍彩色默片,半段黑白的现实影像.无需等待音乐的出现为其署名,开头燃烧的混乱图样,这是克洛茨的手笔(从直接呈现变成直视播放的手机,摄影机不断进入离开)音乐掌控身体,意料之中的迟缓叒出现.这次的难民记录有点单调
为碎片化的素材如何能被组合为一种具有内在叙事性的整体提供了一个非常棒的案例。
+更爱前半段的空镜
伤痛抚平后的加莱景观与悲怆的歌形成对位,再接上曾经难民营被拆除烧毁的黑白影像,令人触目惊心。
3.5主题是难民。前半段是诗歌+美丽的动态壁纸(曾经是加来丛林地方的现状)+音乐,后半段是难民生活的黑白片段。虽然前后两段主题一致,且都是美的,但美得很不同。两种风格片段的直接拼接也太简单粗暴了吧?
前后有些割裂
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