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里有扯歧视的,有棒来棒去的,还有提爹味的,就是没人敢说男主根本不适合演高中生吗???
作為首部長片算是中規中矩、及格過關,應該不多台灣人知道至今好幾代、數萬人的南韓華僑因歷史因素都是還持有被閹割公民權的tw護照(日、菲等國其實也都有這樣的人),即便他們歷史淵源其實跟tw沒什麼關係。導演未來其實可以往這個議題持續挖掘,不過本片卻也顯露了新導演對於劇本細節掌握的不足,把故事各方面講的太明、急於有個好結局,同時卻少了導演作為電影作者這個身份的意志與創新;列舉幾個劇本方面的缺點,功能性的巧合讓本片流於狗血之虞(像是恰好在地鐵站看到心儀女生幫助老太太且遺落菸盒、在街上恰好看到謊稱去廟裡修行的媽媽),幾個安排也不太像正常高中生會有的反應(心儀女生都告白了,明明只是呆坐陪著沒有意識的父親卻不回女生訊息),最後父親與兒子對話的魔幻場景也過於冗長。
★★☆“幹”,“看三小”。校園霸凌、種族歧視、身份認同、代際溝通、初戀萌動,電影的故事還沒有完全展開,就先把一堆主題拋了出來,緊接著又來抗癌劇情、宗教元素,導演的野心太大,或者準確點說是,太急於暴露自己的野心,提前拉高了觀眾的期待,然後東一下西一下都沒有聊得多深,平平無奇便成了罪過。其實,如果剪成一個30-40分鐘的短片,觀感上或許會好更多。
題材特殊,但製作能力真的不行⋯
很罕见和尖锐的视角,在韩国的身份迷失和父权专制,能明显看出导演的生涩和剧本的刻意。
平平淡淡,挺无聊的。
4
说句不中听但很现实的话:当我们口口声声把他们称作「棒子」的时候,很自然的就能接受他们叫我们「酱狗」(来吧,互相伤害吧!)。而那些接受不了被棒子叫「酱狗」的人,几乎都是平时不会叫他们「棒子」,抑或是喜欢舔他们的人(我本将心向明月,被伤自尊了)。所以,若「酱狗」声不断,也就该「棒子」声不止!(反正我平时都是叫韩国人「棒子」,所以他们叫什么我都觉得能接受)。电影挺有趣,好奇的可以看看。
因为《酱狗》的设定是台湾人在韩国,觉得这种文化冲突应该好看。结果有两种文化,却没啥冲突。像台湾的校园电影,又没有那种小美好,说韩国的类型片,又磨磨叽叽。大概在主角他爸开口的那段台词就彻底打破对这个电影的梦想了,别说是台湾腔,连普通话都是韩国腔。唯一有意思的是这些孩子抽烟怕手里有烟味,用筷子或者棉签夹着抽。
还行各种社会家庭问题的大杂烩
7/10
那个叫唐纳菲小姐的你是棒子吗没啥恶意就是想问问毕竟像你说的짱깨不是贬义一样棒子也不是贬义🌝
这孩子居然会唱《驿动的心》,厉害了
看到爸爸是透明人的时候真的哭死
不好看看不懂
Garbage
關於身份認同的議題(以炸醬麵象徵認同恐懼),韓國華僑是比較少見的視角,處境上牽連到霸凌、單戀、親子關係,所以成長過程還是很能感同身受那份青春焦慮。
世界上最狭隘的民族非韩国莫属,有没有啥主权,又要到处宣扬自己,被阉割的民族,站不起来还要强硬。
关注在韩华侨这点吸引了我去看,但“父辈”意识过强,爹味太重,还是在国家、民族、父权的结构里讲歧视问题和自我认同,能有救吗?还是太土了。
单纯回应那个热评一"棒子"和"掌柜"是一个程度么?而且"掌柜"都是美化了的他们是用"酱狗"形容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