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私人难以共鸣
”我记得我的童年,我记得父母,妻子,孩子……我记得我自己,在时空中无限小的存在。然后,我消失。”
201604021645TheGrandCinema
82年拍摄93年才放映奥利维拉拍摄的很私人的纪录片,开玩笑说有些炫耀啊,富二代的身份,听超级长寿的导演谈面对死亡,宗教信仰包括找到了神的旨意,对女性的称赞和欣赏,政治观点家庭回忆,当然最重要的对电影的爱以及他那所设计成轮船似的大房子。资料馆葡萄牙影展。
那天看“Brødre-2015”的时候导演带我们追溯到她的祖父母住过的屋子,曾经的影像。伯格曼也在我们面前翻开他的家族相册看“Karinsansikte-1984”。而奥利维拉的私房照和私影像,我喜欢他的详尽和冷静。谢谢莉莉~还有JoaquimPinto.
奥利维拉的私人影像
#全州电影节#2016/05/0218:00@cgv
画外音以“闯入者”身份进入奥利维拉的“领地”——观众随之可窥见他生活、写作、思考、接待朋友的地方,承载了家庭的记忆,个人被捕的体验也隐含着环境的动荡;于是,这里是他的小小影院,是一座船屋,内部空间的曲折如时间蜿蜒流过的岁月,光线静静移过。在这座凝固着往昔时光的屋子里(家具布置太美了,极富艺术审美),奥利维拉回溯祖辈父辈创业史,畅谈拍电影——“虚构是最真实的现实”,棚拍是影史的变迁的征兆,而他自身也是影史的一部分。
几乎太过伤感。
听德奥利维拉公公讲故事
最后一个段落把我吓到了:展示奥利维拉的照片,从年纪大的一直展示到孩童时代,最后一张幼年照片展示一会后迅速后退飘向黑暗,在照片消失的一瞬,银幕亮起黄色和白色的光线,伴随着粗粒划痕与巨大的放映机声响,出字幕。前面奥利维拉喃喃自语说了一大堆,在富有结构的自家房子里说了一大推毫无结构的话,但整体没结构,局部却都是箴言金句体。葡萄牙还有别的导演推荐吗,怎么双牙这块地方净出那种大神级的艺术家啊。
屋子,人,感情,秘密,过去,记忆,情绪,电影,风,植物,未来
#HKIFF40#曼努埃尔·德·奥利维拉1993年拍摄的纪录片,由房子切入私人记忆,穿插播放胶片。“房子就是我们”。“不,房子是世界。”
或许看的太早了,因为看的奥利维拉还不够多,但我愿意相信这部电影的完成(1981),是情绪的释放也好,是影像层面的急救也罢,某种程度上打开了奥利维拉接下来30余年“晚期”作品无可匹敌的神圣辉煌,或许这也是他创作此片时唯一未曾想到的。
天主教审美真是相近,仿佛又看到老塔所看见的世界。奥利维拉关于女性之美的看法很特别,结构完整,正邪都有意义,也是真的进入到哲思层面。房屋、空间中创意和思绪的流动很私人,津津有味地把自己剖给人看。对被捕入狱的描述和表演结合,压抑苦闷迷人。向往他们因电影而聚首的时刻。
蒙娜丽莎挺抢镜
2016-10-13电影资料馆一个关于房子和人的故事,太深奥了,而且很个人。只是导演的人生经历打动了我,睡了好几次。没看太明白。巧的是,那天我也正好最后一次去到对我的人生很重要的、度过了15年的房子去告别。但欧洲和中国关于房子,还是差别太大了。106岁的导演。葡萄牙影展那么多天只看了这一场
么么
接受低调诚恳地邀请,观者跟随摄影机进入、驻足、流连于奥利维拉的“雅居”。从庭院中的荷花木兰树到覆盖房顶墙面的藤蔓植物,予人沧桑的温情。家居布置精致温馨,随处可见绘画作品、书籍、照片、插花,重要的是浓郁的文艺气息。光线照进来,浅色窗帘飘摇。。写作、思考、生活、分享,创作者与观者分享他的经历、记忆、观念、家人、朋友,即使谈到他的遭遇,也并没有强调痛苦,整体上是平实诚挚的。(另:印象中花园的大丽菊开得真好,红得热烈。)
#戛纳电影节#为什么一定要在死后放?因为这部电影太私人了,因为这部电影解释了所有奥利维拉的“秘密”。20160206资料馆修复展重看35mmPrésentéparJoséManuelCo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