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镜头之于杨索的必要性不是写实或mise-en-scene,而是构建一个将时间凝结为晶体的舞台空间,从而让虚构得以封印一段明确的历史
没有任何准备猝不及防看到此片,迷迷糊糊观片过程中逐渐体会出此片之奇异,走在回家路上约琢磨越觉得绝。12个一镜到底的长镜头,演员各种表演走位需要极其精准,这个其实没多难。难的是,它直面了一个非常极端的自己营造的困局:影片本质上是一种极简的、有些抽象的叙事,但用的却是具体人、具体场景,一分一秒连贯,没有蒙太奇剪辑的影像。叙事本身用文字可以是“政治帮派矛盾丛生,主人公周围杀机四伏”,但一位位具体的人,一段段具体的对话,一个个连续的表情,一场场完整的动作,就……具体而抽象地……完成了极富强烈政治隐喻的影像与情节叙事!观众自己会不由自主地zomminzoomout不断调焦,一忽儿远观,一忽而细瞧,即有宏观历史反思,又有具体故事联想。
“丧心病狂”的12个长镜头构成的电影。竟然不算是“政治歌舞片”,也算杨索盛年比较重视剧情而不是舞蹈性的作品了(仍然是一部很深刻的政治电影!)。内外景游刃有余的移动长镜头调度真是让人心旷神怡(不过演员还是颇有些舞台剧的走位方法和表演方法,以及围绕着摄影机转圈圈……)。影片重建了克罗地亚民族主义者筹备刺杀南斯拉夫国王亚历山大一世之前的复杂内部斗争和政治派别之间的利益交换(尽管最后得手的是与之同盟的马其顿民族主义者……),竟然能看明白故事也是不容易!第10镜有一段颇为有气势的朗读大排比句。VHSrip渣画质。
肯定不止我一人从第一个镜头开始数长镜头,然而一旦沉浸其中语境就全然忘记,在极富作者性辨识特征的环绕式晕眩镜头中(转圈练枪真是一眼认出),焦点始终跟随这位虚构的“英雄”——另一种维度的“独裁”暗示,人物进出画框的走位与构图正是这复杂局势的缩影,这些生死如草芥的“人偶”是历史长河里不起水花的微末,在排挤、内讧、派系离合的运作棋盘上灰飞烟灭。场面调度的确令人叹为观止,镜头的滑弋仿佛脱离人为控制而拥有了自主性,忍不住揣测演练走戏了多少遍;大宅内外的空间利用足当,包括细节的铺陈。
7/10.虽然故事情节没怎么看懂,但镜头还是蛮好看的。
从镜头开始不断且人物走位精准调度恰当开始就怀疑是杨索的片子果不其然//“革命者”之间的狗咬狗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能被推动和发酵的都是一无所知的人心
每一个人都一副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又强装镇定的表情
#匈牙利电影大师展#典型的扬索影片。多次唱祷词的场景令人想到他的仪容三部曲。扁平的构图颇有油彩画的感觉。开头隐藏在屏风后的两个女人也暗示着结局马可被出卖杀死却又被塑造成英雄。
7。长镜摇到法兰西,西科冬天不太冷
#匈牙利电影大师展#长镜头调度干脆利落,革命内部的自戕,要补更多些历史背景才能更好理解,某些领导者是否都有点癫狂的特质
从拍摄到人物关系上都令观者晕菜…非开阔场景的长镜头真的晕
睡着了
又一部基本没看懂的杨索,也没理解一直用(非常屌的)长镜头到底有什么好处,头好晕好痛。但画面一如既往地充满冷峻的美。本想数下长镜头数量的,但从第一个长镜头开始一晃神就没看清,反而是种草了一些大衣……零下赤裸上身穿一件貂真的够吗?西伯利亚人民真勇。等到了国外要学射击。7.5/10
自己赴死成就乌斯塔沙,拉扎尔不值啊。比起之前清除刺客的内容,更是显得荒诞
又是一部看不懂的杨索,等了一场的裸女就漏了个背。杨索的作者性呢???😼#匈牙利大师展@上海影城
匈牙利电影大师展,影城1厅,匈牙利电影资料馆2020年4k修复,亚洲首映,8.4分亚历山大是南斯拉夫真实的独裁国王,马可•拉扎尔是影像世界里虚构的独裁“独狼”,正如反动派要杀害亚历山大一样,反动团体内部也一定要杀死这位不听话的独裁者拉扎尔。拉扎尔的画像通缉令,和亚历山大无处不在的照片与历史资料画面并置,其实早已暗示他们在身份实质上的共同之处地下团体内部的争斗很容易让人想起梅尔维尔那类揭示反抗悖论的黑色电影。以起义之名,行身边倾巢之能事,古今历来的“团体”,很多说到底都是各怀鬼胎的乌合之众的战队,狗不咬人,是因为它们嘴上已流淌着同类的鲜血12个长镜头架起的刺杀交响,在大银幕上是最好不过的体验了,这是杨索作品中比较通俗的一部,再也不会比用这部作为百年杨索年收官的完美编排了
“没病走两步”“你跺你也麻”
长镜头的调度令人惊叹,观感极其舒适。但长镜头处理这类政治惊悚题材,由于大量的背景和人物关系都通过对话和走位来表现,对于不了解历史的观众,真的看的一头雾水
引人入胜。对身边所有人的猜忌、对自己理念的坚持、和其他人对话与动作所展现的,镜头刻画得很充分。会做祷告和说自己是杀人犯的“英雄”人物被深陷paranoid状态,观众最后发现paranoia有理有据的结局
后排踢了我下椅背然后发问:这在干啥呀??(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