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义勇军进行曲升青天白日旗那一段真是宝贵的资料
珍贵影像资料。
“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拍几个尸体,而是拍摄整个一段。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影像的珍贵以及情系中国的伊文思值得尊重。配乐太过饱满,虽有情绪但还是像给外国人的科教片。拍这片的摄影机伊文思后赠予中共才有了延安电影团。
8/10。开头空中屠杀提供了有力的视觉蒙太奇,日机炸弹落水、硝烟弥漫,救火或撑船的男人、废墟中少了胳膊的烧焦尸体、背着小孩疾走的妇女和留守空房的女人,伴随日本法西斯伪善的广播,天皇骑马巡视军队的近景摇镜与战舰开炮的远景交叉剪辑,血淋淋的震撼与哀鸣强化了侵略者意图毁灭古老文明(皇帝陵墓前的一排圣人像为象征)。比较醒目的镜头寓意是拍摄国民党开会使用远景,感染力较强的特写和正、斜侧构图的交替出现常见于八路军开会的场面,创作者的这种倾向也预言了共产党将发展壮大、缔造新中国。孙中山的符号多次出现,譬如政府首脑向孙中山画像敬礼、印有孙中山像的升旗仪式,结构上将工农知识分子的无名群体都纳入叙事,仰拍的对象仅有台儿庄战役的负伤战士、烈士纪念碑上鞠躬的人,结尾深夜游行表达孙中山的遗志照亮了黑暗中觉醒的中国人。
这是朱德
9.0;纪录战争却能冷静而热情洋溢,真不是一般人的修为
客观而详实的纪录片,电影里中国同胞的面孔熟悉而又陌生。
影像珍贵。但声音被解说覆盖了。摆拍。配乐杂乱。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CVYamNEc8/?resourceId=0_06_02_99
美国佬眼里的日本侵华
中国的启蒙时代和工业革命,比英国晚了一个多世纪。
很珍贵的影像资料,看得人热泪盈眶。四万万同胞齐奋起。
1938年,有“纪录电影之父”之称的尤里斯·伊文思来到了中国拍摄了这部关于中国抗战的记录片。这不仅是他电影生涯的代表作,也是他与中国维持50年的情谊的开端。本片成为了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并且起到了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西德尼·吕美特也在片中献声据说?
太棒了!!!
39年的片,欧战还未爆发。
向伊文思致敬/“日本人”caonima戈壁
觀影片知歷史看真相長知識
革命电影应该受惠于伊文思
“青天白日旗配义勇军进行曲!”——某豆友;不管怎样,知道太少而后追逐真相之间是顺理成章的,只不过……
宋美龄讲了一口郊区口音的上海话。。。
听到渡黄河时那曲《十面埋伏》我立马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