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第一幕比较好看
战后焦虑的初级形态,梦魇从心理到外化的过程基本上就是表现主义的发展过程了吧。
看得变成了神经质嗯不高兴动脑所以没看懂
新的神经质新的人性
从头到尾都没变过调的配乐,配上从头到尾都在变的画面主色调,可能这就是所谓的表现主义吧。
不错
感情好纠结,有点不明白最后是个阴谋么?其实真爱是宿敌的老婆?好吧故事也许是次要的,感情是表达得挺好的,很丰富很博大。表现神经质那段叠化是德国佬们的拿手好戏,充满想象力和视觉冲击。总觉得这个神经质的主题有点牵强,跟革命的结合也有点刻意,但是能引发一定的思考还是值得的。修复得很好
#Me?I'mNervousAboutEverything#Cast:ErnaMorena;LiaBorré(西班牙流感);EduardvonWinterstein(HelloThere)P.S.又一项超过4年的任务完成
一种文学性的描述导致了现实中法律(理性)的判决,这种文学性包括一种心理的真相和想象中的真相——一个陷入疯狂的资本家,他以为他看到了真相,这是这部电影的一个象征。“这里的每个人都给别人留下健康的影响,但是所有人都病的很严重。”他最终通过教授的帮助,把所有的烦恼都留给了还生着的人。
除了比较有名的疯魔场景之外,现实场景里的诡谲感主要来源于诡异的配色和紧迫惊悚的配乐,感觉始终在被什么追赶。演员们的表演初见情感外放的端倪,但可能因为场景和题材依旧比较贴近现实,没有博士小屋那样比较有冲击力的效果。杂糅的元素蛮多而且都反映了德国当时的社会情况:阶层和观念冲突,精神疾病,道德品格,宗教,当然还有爱。最后德国电影是真的和高山过不去了,搞个神经病电影还要爬山…
3.5。不知道怎么说,免得太肤浅。
感觉一般
忠犬阿汪令人印象深刻
電影詩學chap9。幻象的入侵堪稱一絕。
看一遍没看懂
1919年正是一战结束,魏玛时代开始的时候,联想到此后的历史发展,观众在电影里是能察觉到一点蛛丝马迹的。表现主义电影在表现精神错乱方面有天然的优势
影片拍出了一战后德国的各种焦虑与萧条,这与全篇没有停过的背景音乐和不断切换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的色调是分不开的,整片像一场胶片染色炫技,交响乐剧场版mv,而且这个片名的翻译实在有些讽刺,1919年上映的片子,打三星太苛刻,就3.4分吧!
变革滴时代,前革命滴年代,居然还有人反思暴力之于人性滴意义……神片令如今几年内天朝滴商业片汗颜……反正俺是被从头至尾滴画面与旁白所感动,是超越时代之作……原以为会虎头蛇尾,但从头至尾没有丝毫令俺想睡滴念头,大师无疑……
已看
与《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一样诞生于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颇具表现主义荒诞夸张的气质,尤其用叠印处理精神崩溃那段印象深刻,电影共分为八部分:序幕,1~6章,结尾,以钢琴配乐贯穿始终,胶片染色以紫,灰绿,红,黄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