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拍到中段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感叹“这种身体怎么还能干得起来”果然呗……
穷尽一生,将人爱成自己记忆中的那个模样。印象最深的是无论是夏季的艳阳高照还是冬季的雪山,在镜头下都拍得很美,纾解了观影时不少的困倦。但除此以外,真的太作了....一个帮着妻子修房子、买钢琴、掏高价送去疗养还要配合演戏的丈夫放在任何一个世界都是bug==就必然不能感受Gabrielle的追求了啊。
结尾的彩蛋要读过Agus的原著才能发现!那艘开往撒丁岛的船。电影把小说整个故事都搬到了法国,一开始还以为会拍成言情,不过很多细节处理得居然还不错,特别是丈夫知情这一点是原著没有的。当然电影改编损失了对「月中女人」和「石之痛」的象征意义,还有结尾处软化了原著平淡中的残酷与隐痛。
一副法国萧红范儿,一个女人和她永远无法两情相悦的三个男人:学生时代勾引教授被视为疯子,嫁做人妇却有名无实,连养个病都感情泛滥一心想跟军官病友私奔,多年后才发现都是自作多情。这故事实在太世界名著腔了,还是好几个世纪前那种,文艺病病入膏肓。美术质感不错,拿大水泵浇身治结石也算开眼了
故事是俗了些,不过拍得和演得都合格
她不是疯子,只是个爱情至上的普通女人。
一个女疯子炙热的爱以及一个坚定丈夫的守护。看完才知道是《禁闭岛》,导演隐藏得不错。马良受到最大程度的宠爱,发挥空间巨大。[B]
对于这样一个故事完成度算很高了,布景构图太美,爱上爱情的女人,演女神经病的Marion都这么女神。
某一日再次听到柴可夫斯基,思绪飘归瑞士疗养院,才明白上帝并未听从祈祷,爱或死都只是自己的选择。炽烈的爱是一粒结石,痛到死去活来,才证明切肤爱过。奈何这爱是一场幻觉,十字架上的耶稣、照片里的上尉,终究缺席了她的希冀。在感情里充当烈士,并不值得被歌颂。那日起了雾,我来了,便招来了雨。
其实完成度很不错,就是没啥亮点。LouisGarrel在影片中的形象头一次不那么让人讨厌。导演是演员出身,曾经和新浪潮那一辈导演多次合作,辈份很高。
玛丽昂顶着老妪的妆,撒着少妇的泼,怀着少女的春。
英文名和港台片名分别是什么鬼啊,还是原名和“石之痛”直接又实在。
马良近年选片眼光真的太一言难尽了啊,关键词大概都是中年妇女、困境求生、寻求真爱云云。主题和《锈与骨》有交叉。
一生的追随
剧本很弱,要不是出色的美术,很难令人想到是一部戛纳主竞赛影片。类似于几年前《寂寞的心灵》,有一种使劲使不到位的气结。接下去这类片子要节制,不适合北纬50度的冬天。
2.5卧槽居然是幻觉
一个天生丽质难自弃的乡村女孩妄想自己和颜好的军官生了个孩子——这么无聊的故事,用两个小时绕了个大弯子讲的意义在哪里?
法国观众掌声+口哨声也是捧场。片子呵呵哒,玛丽昂演了个自以为生活在别处的作女,看不上身边的丈夫,追逐所谓真爱,马良表演也不突出,她选角真是大同小异,让人审美疲劳。导演妮可加西亚作为法国女性电影人代表,关注女性欲望命运,但还是不得不说,这片文艺病太重,吃点药吧。
WhatifIdon'twanttobecured
这个卡司干点什么不好都醒醒吧吃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