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找来这么一个面色红润天庭饱满的傻兮兮的肌肉男当主演??港片的浮夸和喜剧风格实在配不上郁达夫文章里的阴郁哀愁。剧情既不像郁达夫传奇也不像沉沦,全篇在讲跟隆儿谈恋爱,把个人的爱情看的比家国情怀还大,请问导演了解这个人吗?追求王映霞(这才是重点的爱情部分)、在中国教书、从事抗战活动的片段全给导演吃掉了么
郁达夫筒子要有发哥这么帅就好了,发哥要有郁达夫这么有才气就好了,电影可以满足很多幻想
3.5,其实对于郁达夫一生的长度来算,这片子应该叫青年郁达夫。总体还好吧,虽然不太相信郁达夫会是那个傻小子,但谁十八岁不傻呢!每天心里想着精忠报国,现实却是明天开始要重新做人!
叫青年郁达夫或许更适合一点,英文片名WhenTatFuWasYoung就很好。。
“我做了大半辈子中国人我受够了,革命成功是乱,袁世凯死了之后更是乱,中国人杀中国人,根本就没得救,我要我的子子孙孙不再受苦。我们不姓赵,我们是日本人,我要我的子女世世代代都嫁日本人,娶日本人,我不要做中国人。。。”
只是取了郁达夫在日留学的一小段经历,称之为传记实在有点以偏概全了,郁达夫曲折的一生和他的文学成就、独特的文学和感情观念,在影片中完全没有表现
还以为是发哥主演的片,结果只在片头和片尾出现了一下。片中的一些台词挺经典,牛逼的是里面还有个郭沫若的原型....
港人根本拍不出郁达夫的阴郁和才情,只截取《沉沦》部分的性压抑大书特书,拍的轻浮又孟浪。他之后的文学成就与王映霞的恋爱明明才是最重要的部分,此片全都忽略不计,也能涎着脸叫郁达夫传奇,周润发出来两分钟,也可以称之为主演,可见80年代的港片有多不靠谱,还蔡澜监制呢。
我就记得少年郁达夫偷窥人洗澡的情节了囧……
有当时香港电影制作上的粗糙,但更大的问题是没有表现出郁达夫人生的传奇之处,完全是“沉沦”时期的郁达夫。郁的旧体诗写得的确出色,很有名士气质,剧中虽然有所提及,但毕竟诗与剧无法融合。
本片讲述了一个半真半假的少年郁达夫在异国他乡求学的恋爱故事,主要探讨了两大主题,一个是郁达夫对性的迷惑和爱的追求,另一个是对中日民族问题的爱与恨。前者表现含蓄浪漫,深得日本文艺电影的精髓,还夹杂了欧洲爱情电影的清新飘逸。后者表现的爱国热情,令人动容。本片在日本实地取景,摄影表现杰出,无论在构图,色彩搭配和镜头运动都有很高的水准,编导表现不俗,能从形式卖弄深入发展内容的协调,效果不错
郁达夫或许是同时代的民国文学巨匠中唯一一个毫不隐晦自己“放浪形骸”的:沉迷肉欲、烟酒成瘾、冶游狎妓…然而他不仅是色孽缠身的登徒子,也是一个悲伤沉郁的作家,一个无可救药的爱国者:与他的好友鲁迅一样,郁达夫同样看透了中国人骨子里无法改变的奴性、懦弱和互害的邪恶,但是郁达夫却不能做到如同鲁迅一样的冷眼相待,最终这份对国家和人民的爱让他赔上了身家性命;《少年郁达夫》展现了郁达夫求学日本的初恋经历,然而却没有把这位悲天悯人、敢爱敢恨的伟大作家的一生展现出十分之一。要想多了解这位忧郁的爱国者,还得从《沉沦》读起。
至今不忘:日本华侨“世世代代不做中国人”的怒吼,苏门答腊海边日本军人的歌声以及郁达夫就死前的微笑。
郁达夫干嘛一直擦汗?!
好喜欢方令正八十年代的一系列作品,所以发哥是来干嘛的?台词太棒了,当下的语境里依然有活力。
不行,后半程突然无征兆高能,爆星推荐。发哥只是头尾几分钟的龙套。Nationalismisthecurse.Individualismisthecure.多谢小猫推荐
因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集中的看了郁达夫的《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采石矶》等小说,较凌叔华、冰心、许地山,郁风格迥异,文笔很好,如同小说里男主角一样,清矍,纯净,暖时如春风沉醉,冷时如朔风凛冽。看许子东讲座提及本片,就在腾讯上找来看完,片名或许叫《青年郁达夫》更妥。影片摄影不错,结尾处发哥饰演的郁达夫在惊涛拍岸的礁石边被日军处决,很有冲击力。比近日《第一炉香》好太多。
基调和南京的基督很相似,其实即便是读了他的文字,也不太能理解他的性苦闷,文学和爱情是他生命的主旋律,极富激情的一生。
好像周润发只在片头片尾出现过。小学看了这部才知道郁达夫是个多情的人,和课本上不大一样
身份问题,香港迷思,国仇家恨避无可避的青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