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时代、迷影情结做得都不好,还这么长,北影节字幕翻得也稀烂。观影体验其实很差,出于对人物的尊重还是勉强给个三星。
推荐沙丹观看
#72ndBerlinale#EFMonline-Forum。虽说纪录片技法平平,但我的#年度十佳#已经锁定一席了——几时见到为评论家/策展人/学者拍的纪录片啊!!!这是真·迷影,观影量10万+的两位神仙眷侣传主不仅创办了影迷俱乐部,还创建并经营了传奇电影院“兵工厂”,更进一步创办了柏林电影节的“青年电影论坛”单元!乌利希·格雷戈尔还写了译介到中国的《世界电影史:1960年以来》(看了片子终于明白他这本书是怎么写出来的了,基于兵工厂日常策展史料收集吧……)。这片当然要在论坛单元首映了……以及,看了之后终于把各种材料联系起来了,“兵工厂影院的气味”,以及论坛单元的传统。亮点:史料水平;两人感情线及Erika的父亲心结线剪得都不错;女性电影一块明显是多出来的。(作为一部2020之后拍摄的片子提到鲍尔都得先黑为敬哈哈哈)
北影节片源太差了,运动画面啃次啃次的(码率太低?)且字幕翻译非常多错字。口述历史其实还挺有意思,到女性/女权主义部分前结束就好,会是一个轻快的关于电影之梦的讲述。后面节奏太乱,硬扯出一个独立主题又从论坛跳回兵工厂。
跟我来电影院吧,「看完电影回到街上时会觉得更快乐,或是有了更多思考」。史料有价值,手法较普通,影迷看得很会心共鸣。除了「推荐沙丹观看」,也推荐资料馆工作人员观看,不要灯一亮就一声粗暴的吼声开始赶客。
急需一份格雷戈尔夫妇纪录片里提到的所有电影的片单!
去年是《永恒和一日》,今年是这部,用来开启北影节,都百般合适。火山后,又一对神仙眷侣,更令我艳羡的那种,可以从开蒙之初,与一生挚爱从事怀有热忱的电影工作,在世界电影与世界电影节中周游,一年上千部阅片量,尤其是,开启艺术院线对城市,对影坛,对无数人的影响。很长篇幅着重在六七十年代的激荡里,电影被追捧,被激辩,被追加价值,被声讨意义,也去主动引领思潮,前卫的,边缘的,女性的,同性恋的,那种相信走在开阔正道上的勃发与澎湃,太迷人了,所以电影当真渡人又渡己。提到《同性恋不是变态东西,变态的是他所活着的社会》,也出现了国语片,以及粤语片《笑傲江湖》,念到了「夺命寒冰,推波助澜」,有华人打工仔半喜半叹地说下班晚,这些午夜场恰到好处。后面照片飞快切换时,似乎看到了张曼玉。#北影节13#1,资料馆
#72Berlinaleforum无言。致敬前辈。本身柏林电影节这个单元就是他们创立的,在Arsenal电影院现址(电影资料馆地下)观看老夫妇俩在这里聊他们建设这个独立影院的往昔,就是一部战后德国迷影史。因为在中国的土地上做过一点电影社团,太有共鸣了。“我们到巴黎去,就是为了看电影儿。”在德国的封锁荒漠中,难度可想而知。映后老夫妇俩就坐在外面的沙发上,掌声随着出来的观众们流动,直到把他们团团包围…等到老奶奶私下表达了一点自己的感触与心意,她俏皮一笑说,那你得有个人,才能陪伴一起建设下去哇。
向前辈楷模学习,不断地追求电影,不断地放电影。北影节2023.4.20
#Berlinale72ForumSpecial迷影向和策展人向纪录片,很多珍贵的口述电影史/电影院史/电影节史。居然能请到伊斯特凡•萨博来电话😱片名用的是“indasCinema“而不是“insKino”。
230420资料馆北影节开箱。质胜文的战后德国电影放映史,另有战后德国人重新认识二战(创伤)和女性电影(她们并不喜欢这个名称)生成史两条线索。印象深刻的片段有:两口子在柏林墙还没修起来之前的1950年代骑着小摩托直接去了苏联大使馆说自己来自西德要放苏联片;1968风潮中大学生嫌弃“档案馆之友”站在主流一边,等他们修改选片规则使之更皿煮后学生的注意力又已经转移;贾木许的长街漫漫在纽约有七分之八的观众觉得无聊但格雷戈尔跑去握住他的手说一定要在德国放这个片,从而鼓励了简直要放弃的他;惊鸿一瞥的雷锋和格雷戈尔对影像的解释,以及开始在夜场放映香港电影后她说很满意能为柏林居民放映他们文化的电影,“空气里都是中国味道”。文德斯说阿森纳电影院总是爆满,他几乎认识所有坐第一排的人,而他总坐第二排,一笑。
【HKIFF46】为电影奉献一生!
13thBJIFFNo.1@小西天。1.不是视频论文:穿插了大量电影片段却欠缺有效的拉片,看不出作为电影史家的乌利希在占有材料外有什么独异视角系统史观;2.不是可看的回忆录:大量讲述都琐碎庸浅缺乏文学性(战争创伤回忆是个例外,可对经历二战的一代人而言,这样的讲述还是太薄太寻常了)对传主别有意义的对观众未必有价值。3.不是有料的口述影史:太多照片替代叙述,两个半小时时长除了贾木许的长假漫漫七分之八观众觉得无聊捋不出几个像样的段子。乌利希慧眼识珠了,可是他觉得长假漫漫值得来柏林的理由呢?这才是该讲而未讲的地方。4.不是合格的纪录片:老夫妇家中观影与对话的摆拍味太重。其他人的访谈材料没有得到有效组织。5.中字像机翻且未校对,人名片名港译台译瞎译五花八门,就是没有通译。错字起码有二十处以上。
夫妇俩牙齿真好啊。
讨好且粗浅的粉丝片,绝大多数引用的档案影片片段都可以删掉。导演为论坛的创始人们拍出了一部不适合在论坛单元放的电影。(两人在家看的好像是《雷锋》?)
拍得真省事啊,看得真无聊啊
电影开始。希望这是一部好电影。啊原来是这一部。我记得这里。啊电影结束了。我觉得它怎么样不重要,我觉不觉得它好不好甚至也不重要。电影记录了曾经的某一段生活,电影就是生活。这里的好多电影我也在电影院看过,只要在电影院看过,就不会忘掉那一段的时间和空间的历程。
23年北影节第一场,很平淡,娓娓道来,让我几次湿了眼眶。私人回忆和德国战后的各种思潮混合,也是一个对德国电影战后发展从策展人角度的概览。给我的感觉这对夫妇更像是一对合作伙伴,也可能因为都已经80+了,爱情的火花都闪耀在岁月长河里,艾丽卡强势,执行力强,乌里希无师自通,极有天分,绝佳拍档。线性叙事结构加上许多影片的片段穿插,展开了两人六十多年的职业历程,影迷的极致。艾丽卡说起她想把给她有启示的电影分享给更多的人,乌里希补充说这就是电影社会化的过程。他们在大学中相识,修改章程也因为当时大学生运动影响。从一块屏幕可以看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曾经的爱与恨,失落与繁荣。我很感动,几乎就是我对电影的寄托。
三星半。在这里,许多人的人生是从这块发光的银幕前展开的,从中能窥见一整个时代和整座城市的梦想与热爱。被战争夺走的,电影还给了他们。那些无法愈合的伤口,在电影中得到了抚慰。当世界动荡不安,电影成为了人们的庇护所,成为这一代人的摇篮,他们在这里找到同伴,创造一切,也收获一切,只需要一个16毫米摄影机,一块幕布,几把座椅。格雷戈尔夫妇说,他们知道这是乌托邦,也没人能说清楚这是如何实现的。好像在生活的旷野上,自热而然的,总会生长出奇妙的生命,勇往直前,新世界就围绕着这里开始。
完全没有必要拍两个半小时吧,太琐碎了,好多内容完全没有必要,中间直接昏睡了过去。夫妻俩的人生确实牛逼,但电影只能说是平庸。看得出是极度影迷向的,这样的看一辈子电影或许也是很多影迷的终极梦想,但也侧面证明了我果然是个假影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