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是电影语言与思考深度无法支撑表达
刻意的形式化和强行拼凑的剧情,以及掩饰不住的导演低端的审美和愤青的思想。除了语序混乱节奏失衡以外,就是low。
G開頭英文單詞的強行組合,人物事件的刻意安排,想要表達的太多,沒有一邊討好。香港編導新人最擅長的是影像風格跟台詞,但故事和情節則很薄弱,表達慾太多。
#金马55#导演长片处女作。封闭,孤独,压抑,从年轻人的视角看香港,以年轻人的方式表现香港现状,但一切更像是浅薄的暗黑系青春电影。形式大于文本,手法高于内容,零散,拼贴,字幕卡叙事,把无数个以“G”开头的单词串联到一起,可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联系,显得刻意还矫情。几段看似戏谑,想博人一笑并且充满讽刺意味的片段其实看了根本笑不出来。摄影和音乐给分,至少氛围营造得还不错。
黃璐小姐係做得好,我認唔到係她.巴赫先生音樂用得好,G大調為全片定調.杜生不在話下,邊會失手,揸槍手勢夢回人間喜劇,大字吐血無間再現.林善果真"林善"(懂粵語嘅會明).大銀幕睇構圖特別利害,好象只睇到一半,壓在心上口難開,另一套令人難受嘅好戲.黃小姐嘅假牙明知係假都心寒.....小燕妹講兩句已前世今生....
贩毒能挣钱,卖淫能挣钱,杀人放火能赚钱。在香港,甚至做个偷拍裙底、殴打市民、贪赃枉法行私刑、非礼少女、强见证人的警察,鼓励开枪市民贪污舞弊特首都能挣钱,唯独搞音乐的不能挣钱,然而那些臭老头就叫我这种年轻人叫做废青。G词非线性叙事,但又做到不脱离主线,耳目一新,手法高超。片中有几段快速剪辑,具有影像冲击力。可惜的是香港人,没有反思香港为什么会这样?香港的没落已成事实,却始终对大陆抱有偏见,能够隐约感觉到本片对大陆依然是旧观念。
最大的惊喜是片尾的铁树兰。
有必要4星鼓励一下,拍得相当有反差,红灯区的怀梦青年,向老师委身的女学生,犹如上帝视角般的迟钝学生,渴望温暖的外来性工作者,盗亦有道的黑警,处处是讽刺,隐喻也多,似乎导演想表达的太多太多,但总有些会触动观众的点。
新导演长片会出现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想表达的实在太多,不加节制,这也提那也提,还要使劲把故事剪得乱七八糟,故作高端…其实就是玩电影,但却没有玩出花样来,只是想说这里要来一个什么镜头,就不顾剧情,强行让人物/表演去契合镜头样式。导演很任性,电影也就很随便。
香港大陆的stereotype集合+什么问题都想反映一下的大杂烩+我爱背单词
在一個個G字頭之後,G究竟代表了什麼,看完了反而愈加模糊。又是一部野心太大扯著蛋的處女作,視聽層面的野心勉強駕馭住了,故事和表達層面則明顯脫韁,人物還沒有完全建立,就火急火燎開始玩非線性敘事,碎片感、刻意感、混亂感,更加強烈,想表達的過多,卻把握不住表達尺度,或直白或隱晦,深度有限,事倍功半。
不就是低配版《渴罪》嘛,你說李卓斌一點也沒有模仿中島哲也,反正我是不相信的。
本片给我的印象。1,过于刻板脸谱,北姑都是鸡,在港的大陆男性都是土豪权贵?2,拼图式的剪辑和叙事不太喜欢,但是确实适合本片。3,故事其实很薄弱,但是元素很多甚至有些Cult,很多都是阴暗,敏感,边缘甚至带有隐喻的元素。欲言又止,贪多且嚼不烂。4,用G打头的单词点题,引出故事,既是小巧思也是一个刻意的衔接。5,杜汶泽是演技担当,两个男同学,一个“马景涛”一个“黄子华”看到分分钟出戏。6,如何正视涉及大陆的部分描述。
将愤怒不加沉淀地塞进浅白混乱的表述里对大陆自以为是的封闭认知和《十年》一个水平摄影剪辑是美的继MK活地亚伦后开创了MK园子温的风格
全片洋溢着一种“我终于拍片了我要把我想到的东西都塞进去以此证明我有深度”的猴急,打光色彩剪辑有些想法,不过也没啥用。
为赋新词强说愁。带G的堆砌与拼凑,自以为是的人性解构,充满偏见的意识形态植入,自我捆绑的个性化表达,最后,无关痛痒,远远够不着G点。
別拿MV不當電影,別把電影拍成MV……
影像的文本算香港近幾年很新很求先,但文本的文本就實在有些太生澀。不恰當的刻意對白,多餘的刻意旁白,「北姑」的刻板印象,最後只能剩下一些很有光彩的片段在支撐。對峙場面依然拍的不好,現在香港電影裡竟然沒有好看的對峙場面了,也真是讓人難過。
太貪心,基本故事也說不好。
如果一开始屁股就坐弯了,再好的电影结构也不行。导演想表达现在社会的黑暗,但是捕风捉影,恶意夸大,就有点其心可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