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今昔對照所突顯的被改造的「泰國性」,不管阿瓜是視而不見或採取存而不論來邀請觀眾討論,展現作為岩井俊二粉(而且應該只是特定幾部片而已),對影像的敏感度與理解止於「設計師」;是侷限或誠實,亦難論斷,或許兼是吧。少女偶像團體養成內部的女性心情,前段班,後段班,彼此的競爭,被外界(特別是男性目光)觀看。打光修飾性極強的攝影,青春的燃燒,特別溫柔與充滿愛的視角(包括副標題〈GirlsDon'tCry〉),阿瓜彷彿在追探著跟他自己同類人的身影,或者說在這群女孩身上,對自我的部分重複投以注目。
#48thIFFR#Voice。纳瓦彭去年在中国也算爆款了吧。这部纪录片在官方严密控制之下能发挥的也有限。导演自己说基本上[东京偶像]拍过的他一律不拍了,主要想关注一下泰国青少年文化(尤其社交网络)和女团成员生活,不想去探讨偶像工业的机制之类的,也不想对为什么BNK48爆红做出解释。看下来其实比较乏味,凡是看过音乐选拔类节目真人秀的应该会有同感吧。策展人做QA时候引用了一句评论还是不错的:“导演是牧师,摄影机是忏悔室,我们听到了女孩们的confession”。结尾十分钟总算把这个片子拉回三星。
坦荣瓜塔纳利即使在这个亚洲女子偶像团体纪录片里,也很好地输出了自己的视角。偶像成长的狗血和热血戏码,都在女子成员面对镜头时的倾诉中。导演从她们最初对待偶像的心态,到参加选拔后在社交平台、人设、自我、竞争、现实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勾勒这些女孩普通的一面。像他的剧情电影一样,恬淡中蕴藏悲喜宿命。
从一开始的陌生,到渐渐感受到她们的可爱。
女孩們很可愛,可是你們的長相和才華和個人魅力只適合在學校好好讀書。看不到極品勾魂的天生idol,也看不到耐操堅韌的超強實力。普通到極點,不論是人還是片子本身的表達都無聊到歎氣。而周圍肥宅開心的笑聲讓我困惑到翻白眼
成为idol并不容易作为饭看也有很多感悟不管什么职业都是一样啊努力也许并不一定有回报但还是要坚持啊期待第二部
入場不是為了BNK48這個團體而看的,純粹是因為納瓦彭。有捕捉到那些因為投票而落選人的心理變化,而這些女孩在正對著鏡頭的面前都特別真實。即使過了兩年之後才標記。但印象依然特別深刻。★★★☆
缺乏第一手幕后资料,只能用访谈凑,导致信息量不足。对于熟悉这个体系的人来说,全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只是换了一拨妹子来演绎。但,我Jane确实美
真是一份美差,纳瓦彭和妹妹们合影时心里一定开了花。
以纪录片来讲拍得很无聊
还真是东京偶像比较好看…
14/11/2018@電影中心[hkaff]。利申:早已脫坑的前48系飯,相比起日本之前幾部,意想不到把成員踏入偶像圈後的內心世界掘得最深入的是BNK這部。感覺泰國這邊沒本家般要顧及太多”大人的事情”,即使部份內容運營可能有插手,也不會過份得像NMB那部可以完全隻字不提迷路姬。有成員說到為了吸引更多飯而改走可愛路線,但走下去卻發現漸漸失去原來的自己也越來越迷惘,一看到這段身為偶像飯的自己有點百感交集....
纳瓦彭真的是一以贯之的新媒体导演。
3月第一部電影,看了BNK的紀錄片,很喜歡導演的推進模式,沒有很多的多餘映像,而是靠成員的話語,也許只有話語才能夠更加深入人心吧。人人都羨慕Cherprang,但是有幾個人知道Cherprang的痛苦。
1.车胖真是很有想法的一个人(有点像大岛优子)2.无论是视角还是形式都乏善可陈妹子们的坦诚撑起了这部“电影”。
为了导演看的讲经营社交媒体那部分突然就触目惊心感到可怕了拍法很导演偶像女团这件事我实在是无法喜欢就对了…
我也想给SNH塞纳河的姐姐们拍纪录片!!!一二期马上要毕业了!!!
这部电影拍摄的时候,BNK小偶像们才刚刚放弃装萌大赛,开始尝试崭露真自我;从C位的Cherprang到颜值不行努力拼的候补,再到我只要舞台就够了的中间派,都有各自的心结;每个成员也代表着她们粉丝群体的个性和喜憎。后来参加节目采访,有嘉宾问导演纳瓦彭,最喜欢BNK里面的哪个妹妹,他迟疑了一下,客套地说:“每一个。”但我最喜欢Jennis
逐夢演藝圈,偶像練習生。
刚发现有条目,补标,成员们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