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棒了,年轻人的漫游,没有过去和未来,把身体当信号,彼此感应。三段的衔接也丝毫不生硬,中段玩弄介质更是巧妙。
tricky20161205重看+dialogueapieceofshiiiit
第69届洛迦诺当代影人金豹奖。用真实与虚构的影像展现看似随心所欲的人群,其实内心深处都有着不易被察觉的孤独与迷茫,世界各地皆如此,人类皆如此,几段空间转换相当丝滑与惊艳,很多处长镜头调度“润物无声”般呈现。
看完我都懵了。我问同学,这个电影里面是不是有三个时空,他说是。我说哦那起码在这个层面上我还是看明白了的。大过年的还要去上学我不是来看一群人打飞机的喂。互联网/虫洞的隐喻也……不太能get到……
realistpoeticportrayalofhowhumansinhabitspacewithtechnologyincinema.ifellasleepintheatrelol:-)slowpacing.veryshakycameraworkthatidkifservesthefilm.
真的是中了阿彼察邦的毒,神秘主义可不能再这么拍。
#Locarno2016
3.5
以纪录片形式拍摄的虚构电影,在剧本外也倚赖演员的即兴和选景,镜头以中全景为主,避免特写,绝大多数时刻是长时间跟拍人物的漫游或固定镜头拍摄人物的对话;无单一叙事线,而是不断地分叉,漫无目的地积累着一些无关联的故事、传说或新奇的知识(网络时代的影响),拥抱日常性与随机性,三部分之间通过电脑屏幕(科技)和蚂蚁洞穴(自然)关联,分别用超16mm、小型数字摄影机和视频格式拍摄;聚焦在不同地区的年轻人,关注他们普遍面临的失业或工作上的问题,同时,互联网不可避免地在影响着一切,改变着他们的生存方式(色情视频直播)、认知方式(获取知识)和交流方式(虚拟连接),他们的身体嵌入到科技链条中,无论是消费还是生产(在电子厂的无尘车间内,一边是人工性的机械劳动,一边是非人工的不停重复的焦虑性的“okay”声)。
影片最終展現的樣子或許顯得無聊,導演的意圖卻始終清晰。强烈的技術主義不僅體現在視聼效果,也是每組人物行動的内在邏輯,這些世界各地的年輕人渴望通過網絡連結以擺脫苦悶的現實人生,但這種連結脆弱得就像wifi一樣。結尾神來之筆。
《祝福》与诅咒相随,并非空中楼阁。
爱德华多·威廉姆斯从来就没打算把本片拍成一部人人都能看懂的电影,他将手持摄影与媒介转换以相当直白的方式融入了故事叙述当中,试图呈现出的第三世界年轻人们看似荒诞实则真实的生活处境却是用超越传统观影思路的方式尖锐地洒向观众。虽然我们不可否认这样的选择的确不能被普罗大众所接受,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片真的揭示了一些我们这一代近乎一模一样的事实:虽然我们位于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却都在做着自己的挣扎——不想工作却又不得不走进职场、喜爱玩闹却在狂欢后迷茫杂乱、永远不知道这颗星球上究竟有没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当我们被捧为“人类之巅”,被递上能够改变整个种族命运的大旗时,事实却是啼笑皆非的一地鸡毛,比冷冰冰的AI声都没有活力。
跟着爱德华多和年轻的人们,穿过迷宫、隧道、洞穴,去人类来的的地方,找到的是时空的自由和无限中的有限。
穿越虫洞开脑洞。
攝影跟結構都很有趣,在非常寫實的拍法(連路人都不停看鏡頭)中抓出了科技世界的超連結,讓那個看似跟畫面毫不相干的超現實遊走在現實世界之中,利用三個不同人物的過場去體現(連結),最後在結尾用力點題一下。很酷
当下流行的聚焦青年一代的「真实纪录」模式,然而放在不同环境下都令人感觉形式主义(或者说拍摄者无法掩盖的主观意识)大于电影本身,在本片中网路色情现象的桥段更是喧宾夺主,而更多的时候拍摄者其实比当代青年人更加无聊和迷茫。
补标。过犹不及。
3.5。我们比我们意识到的要更早进入了后人类世,后人类世的自然是即时的、无地标的、数字化的,我们的身体被打开了,但细思极恐的是资本的逻辑仍然实行着它的控制。
布宜诺斯艾利斯,上帝的迷宫,永恒的花园
英文字幕,但对话内容很简单,推测导演设计大部分是即兴对话。科技通讯与当代生活的关系,导演的态度就像他所运用的构图,模糊个人性,无具体事件,电影里发生的都很均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