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拜火看的,结果拜火相关可能也就出现了一分钟。“在帕米尔,铁匠是最受人尊重的,因为他们每天都与火打交道。”
讲了家庭结构、社会组织形式,信仰、宗教和节庆仪式,生产材料,艺术品工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世界的理解,男女关系,很扎实的纪录片。因为铁匠每天和火打交道,所以是村里最有地位的人,人们在村里协作,有货币交易。当地属于伊斯兰教在地化的一个例子。
DieletztenFeueranbeterimPamir,Deutschland1998.德国纪录片,导演ElkeWindisch和HeinzLorenz。讲述1997年于塔吉克斯坦帕米尔山区一个村庄里一对夫妻筹建新房以及妻兄牧民一家转场的故事,围绕流传2500多年的拜火教信俗在当地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展开,反映出高原人民的社会架构(穆拉、工匠地位高,男女老幼互助)、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经济来源(农牧业和交易)、宗教信仰(伊斯兰教易司马仪派和拜火教互为表里)、建筑(五圣柱与圣火)与手工艺技艺(地毯、果酒、帕米尔煤)、节庆歌舞、现实困境(恶劣环境和战争贫困)、精神寄托(憧憬美好和向往自由)等。短小精悍,刻画生动,风格扎实。信仰传统“火”与自然风土“冰”强力结合使其绵延不绝。
bilibili有
拜火教,查拉图斯特拉,塔吉克斯坦,莫斯科。我这辈子也想去中亚旅行啊!
阿克拉姆为不要“倒插门”而造屋的故事。新房中五颗神柱,每根都以伊斯兰教圣人名字命名,横梁上的标记是查拉图斯特拉的太阳标记。拜火,舞蹈时,赶狼群时,新房建好后也要点燃圣火,寓意真主点燃前进的方向。
感觉要是没有摄制队送主角的那只羊,这个故事就没有了。
看到那些环绕的高原群山,我知道,心底泛起对艮古的冲动,想起独自在高原徒步,独对苍穹的那个时候,努力的回想那个时候的感觉,但却像风一样,抓不住,好像感觉就那样流逝了,那些旅途上的感觉……
1997年的塔吉克斯坦,伊斯玛仪派和波斯拜火教的余音。帕米尔高原上的定居者。拍摄风格比较古早。不知道居住于中国的塔吉克族和他们有多少联系。
画质一般,但内容还是挺有意思的,对他们制作地毯的过程挺感兴趣的。
生命总是如此坚韧,海拔6000米的生活,艰苦却自由。PS:查拉图斯特拉竟然是拜火教创始人,尼采这脑洞也是够大的了。
围绕当地土著居民的盖房子展开,通过当地的风俗、食物、居住环境这些着手。由盖房子连接到面子、家庭、吃饭、宗教风俗,通过浆果(我看着是老家的桑葚)连接到,浆果酒的制作,制作浆果酒的人的遭遇,晒浆果。50多分钟的片子,多次提到了关于火的描述,比如对铁匠的尊重,家里的圣火,羊的意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