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thMarchéduFilmOnline#导演双周。可能期待过高看,看了看觉得不太行。方法和观念都挺老的,《夏日纪事》式的真实电影,而且真的可是说是“重回60年代”(片中还有几处引用60年代意大利纪录片的地方)。罗尔瓦赫尔的风格还是蛮明显的,不听声音时候都能看出来(不过三个导演风格统一得还挺好的)。比较意外的是“日内瓦”段落,cue到了2001年“迪亚兹”事件。因为疫情原因,素材编排不太看得出来系统(原本以为是个地理数据库式的东西),大致是按照阶级从低到高和疫情事件顺序来拍的。被意大利年轻人的绝望和经济压力惊讶到了,意大利已经成为了一个15-20岁年轻人都想要离开的地方……(75min有一处台词可能导致没法内地电影节上映)。
可能就像影片最后讲的,十几二十年以后作为时间胶囊回看会更有意思,在当下来说这些年轻人的焦虑也好憧憬也罢,并没觉得有太多新意,又或者说,“太阳底下无新事”罢了。16毫米胶片的质感加上极少手机屏幕等“现代科技”的入镜让本片更加有了一种“做旧感”
洛尔瓦彻和马切罗审美太棒了(另一位不熟哈哈哈),16mm有种来自过去的复古颗粒质感,而采访对象是意大利各地年轻人,采访内容又是直指意大利的未来,所以影像整体呈现出不受时限的隽永,不时插入的历史影像资料扩大了思考和情感空间,洛尔瓦彻的画外音和抒情配乐则赋予了悲悯和关怀的情绪。
1037|91/100年度十佳候选,像一首澎湃而悲怆的散文诗。采访对象年龄和我差不多大,因此也就有非常强烈的共情,进而为所有这样的人感到悲伤。年轻人的焦虑、憧憬和迷茫老生常谈,但三位导演将其融入精致的视听语言中,让普通的采访有了历史的厚重感。最令我感到悲伤的不是那些意大利的青年都陷入了迷茫和怀疑之中,而是比起他们,我们根本没有迷茫的权力。我们质疑的东西显得如此幼稚,而深层的猜疑却消散在人群中,我们也许在事情无法挽回的时候才能真正醒悟。本想着这样的调查在中国展开会更有力量,细想之后或许没人能给出有价值的回答。然而这并不是中国青年该承担的责任,但莫须有的指责却全来到了他们肩上。
我的未来不是梦……
其实,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主观上的痛苦永远都不会少的。因此他们所拍摄的不是言语间的未来,而是当下痛苦的切片
千禧一代想离开意大利,因为意大利没有逐梦空间,没有工作,没有未来。这是全球化的失败,而非意大利的失败。年轻人感受到现象,参不透本质,是未成年人的局限,更是既得利益者洗脑的得逞。G8Diazschoolraid拉开了反全球化斗争的序幕,回到Diaz是导演的一声叹息,年轻人的反应令人唏嘘。全球化承诺的美好未来没有兑现,也永不会兑现。意大利的未来是所有人的未来。
好像方方面面都触及到了,理想的职业、理想的社会、理想的生活。但是的确很松散。跟着巡游了一下意大利,想念威尼斯、米兰、托斯卡纳……意大利只有一种运动:足球。研究文学、哲学等在当下的意义。哪儿的年轻人都有其相似之处。
总觉得这部电影和瓦尔达的《脸庞,村庄》可以形成互文。某种程度上,我其实羡慕影片里的年轻人们,羡慕他们有能力和口才在镜头前坦诚地讲述自己的想法,我做不到像他们那样。三位采访者在对于美的感受和展现力有着天才般的直觉,但美丽影像的背后是压力,绝望,不公与失落,这好像变成了一份时代的情绪,而这情绪在一个失落的夜晚恰到好处地击中了我。
和欧洲年轻人一样贫乏与无聊。@IDA国美南山
阶级区分还是挺明显的。无论孩子们的外在形象,对问题的回答,对未来的想象,带有明显的阶级特征。
让·鲁什式真实电影在2020新冠语境下的意大利实践,令人目眩神迷又“过目即忘”(褒义)的影像。三位导演以集体式街头群访的方式,勾勒出意大利各个地区上百位青少年对未来的展望,其内容支离破碎,又在某种程度上达成同质化,集合出群体的社会心理和国家的当下面貌。与此同时,三位在导演审美与技巧上颇具实力,呈现出了两个小时精美和谐的画面,关于场景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脸庞与表情、话语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包括纪实影像中的配乐处理,都相当漂亮合洽。
50年后,去街头采访不同阶级的青少年,让他们描述一下未来的样子,穿插上这部纪录片的镜头,也能反映出时代的变化和国家的现状吧。或者换个思路,不同国家的导演都可以拿这个当命题走一波,都说年轻人是未来,刚好可以去记录一下不同国家的未来可能会有的样子,去看看年轻人的焦虑。这三位意大利导演在影像风格上非常强,把纪录片拍出这样的质感,也是绝大多数导演比不了的。
影片中不同阶层的人对梦想,未来,工作的看法十分有趣。农村小孩想要喂动物,相当医生,因为她说喜欢帮助别人。这些人在镜头里看起来又穷又不聪慧。(客观描述镜头捕捉的画面)街头朋克青年说,“成年人就是能从自己错误中学习,并且分享经验的人。人类最害怕的就是坏运气和坏情绪。”(这两句话是全片最言之有物的)足球队员希望世界上的货币都消失,因为他就是纸,他造成了很多问题。(其实超发的美元消失真能解决问题)艺术学院的人说现在的人都想着怎么去赚钱养活自己,没意义,要利用我们的工具去示威,游行。有钱人家学马术的小孩说,要通过指定法律解决问题。因为她们相信立法的人是保护她们的。她们不想改变现状,因为对现状满意。最后讲到2001年的事情着实有点突兀。我以为片子是围绕经济衰退中青年面对的危机。
知道答案的问题,还需要问吗?说的就是你,cina。
他们都有未来,我没有。
一种基于规划的即兴式采访的纪录片,不止是“真实电影”,主题是年轻人对当下时代的看法,看来焦虑、困惑、不满也是全球化的,地球在波动,天涯共此时。手法不复杂,但执行的真好,摄影以及编排剪辑的也好,片尾独白和引用的诗意味深长。再次感叹意大利导演的品味!
各种意义上都很符合我的调性的纪录片
10/25@国美南山IDF闭幕片后疫情胶片访谈意大利各地18-20岁样青年,如此真实开放地对待该群体,有种工作续篇错觉。中后段素材有叠复。“你对未来乐观吗?”“并不,看看今天的朝鲜和中国。”
探寻当下意大利青少年对未来的定义于是得先定义何为青年以及青年存在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