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后期问题是大问题也是小问题,关键要看怎么比:在一个没有任何史诗实力的国家里拍摄一部甚至一系列既能深刻揭露民族性,又能对一切人心怀悲悯的史诗电影,还不足以令既有资金又有技术还有市场的某国电影人汗颜吗?
不懂菲律宾历史的话看这部7小时意识流超现实作品的话,极其难以理解故事
86/100一部托尔斯泰小说般的film-novel,某些黑夜或暗室场景带有一种表现主义美学探索。
一部无法让人相信能在2023年的中国土地上睁着自己眼睛在大屏幕上看到、并看懂了对白的电影。
9,精彩。家族史折射菲律宾国史。没有预想中燥热也没预想中宏大,七个小时无配乐的固定镜头黑白闷片,只有一小段梦境用了手持做区分。靠维基菲律宾史基本就能看懂,背景是马科斯政府,所有立场和观点都还挺直给的。恶意满满的女体比喻,母亲在两个不同的命运里都被强奸,不管是带来宗教的西班牙还是侵略者日本,这个母亲当然是比喻了菲律宾……殖民的恒被侵略,宗教渗透的恒被异教渗透,婶婶在精神病院玩的圆环游戏是不是就是这种往复的命运的象征?超越了单纯的阶级对立叙事和反宗教叙事,小神父被菲共杀死,阵营标签和善恶真没什么关系,即使是伥鬼也有动人的一刻,“我是农民的儿子”。主角完全是一个善良的资产阶级继承者形象,但对他也不姑息,如何停止血污的历史,“让创伤在我们这一代终结”。
导演真的是一点镜头都不愿意舍弃,有些完全可以去除掉。7个小时绝对是种煎熬。题外话,那些在影院大声呵斥别人的行为,我想说和那些盗摄的人有什么差的,拿着影响自己观影的借口去道德绑架别人,真的很可恨~
#FIDMarseille⁺LavDiaz近年最好的一部,深夜的幽灵在徘徊。#2022年度佳作#
走出电影院恍如隔世。长镜头接长镜头接长镜头长镜头接长镜头……7小时没有一分钟浪费,但也没有必要随时保持专注。凝滞的时间-历史本身而非镜头里每一个是细节是本片影像-文本体验的核心要素。音效瑕疵一开始以为是放映事故后来觉察是有意设计。SIFF,2023.6.17,和平影都。
坚持不下去,五个小时的时间离坐出来了。某个抽烟的镜头差不多半分钟,下雨差不多半分钟…觉得节奏好慢就睡着,又会被突然的惊叫狂吼惊醒,觉得好吵,这样睡睡醒醒间更无法理解电影在讲什么,看到很多人赞扬这部电影,我实在有点欣赏无能
极致的观影体验,413分钟近七个小时纯粹的、黑白的影像。一个场景基本就一个机位加一个长镜头。极简!除了转场几乎零剪辑,零配乐。“有时候你必须迷失,才能顿悟。”大道至简!竹筏那一段,既现实又超现实。导演很牛逼,我也很牛逼,七个小时的观影期间,粒米未进、滴水未喝、滴尿未撒(我的膀胱经受住了考验)。
比贝拉·塔尔《撒旦探戈》好一些,甚至是许多;当然不是说两者可以直接比较……那些微小的画幅变化很奇特。B/B+
豆瓣词条内容有问题,这是剧情片不是纪录片。电影语言不止是固定长镜头,大景深加过高过低的镜头角度加上表现梦境的手持加上超长的镜头长度可以看出这背后明显有复杂的设计和探索。一开始我以为这故事是在表达暴力对文明的抹杀,后来我才明白它表现的是暴力的无止尽诞生和延续,哪怕它披着“文明”“教养”“合法”的外衣,而结局提供了一个对抗它解决它的方案,赋予其巨大的悲剧性和讽刺性:恐怕唯有死亡才能终结一切。“小跟班”出场的时候一定有驳杂音效,起初我以为是技术性失误,看到后面才明白大概是有意设计的。还是大概去了解了一下(虽然我觉得不用提前了解菲律宾近代史就能看懂它了),就在这部电影首映这年(去年),小马科斯当选为总统,它的出现就像后人在历史遗迹中挖掘到了一只警钟。
目前看过最长的电影菲律宾版家春秋的感觉其实可以短一点的。。#油麻地百老汇和JillNaomi
15年前我就说《忧郁症》给我一种《押沙龙!押沙龙!》的感觉,这部干脆押沙龙直接登场了!LavDiaz也是那种一生只拍一部片的导演啊
【和平影都】纪念一下7个小时的观影。拉夫迪亚兹拍的果然是filmnovel。比想象中好看得多,影像气质上很拉美文学,文学意味上很陀氏。不需要对菲律宾历史有特别了解也能看懂。感觉后半段收音挺奇怪的,可能是低成本的缘故?比《历史的终结》好一点。比起《牯岭街》《罗马》,看的时候总是想起的是《蜂巢幽灵》,啊什么时候能大银幕看一次《蜂巢幽灵》
#SIFF2023七个小时观影挑战。落脚在菲律宾,但其实是争夺权力、恶魔殖民以及人类短小历史的闪回,用“暴力”串联起所有可怖的线索——谋杀、弑父、枪战、屠杀、压迫和逮捕、反复的噩梦,它是菲律宾70年代一个庄园的故事,其实也是人类共同拥有的黑暗痛苦。电影像带人走了一点旅程,了解了一颗小小的暴力种子如何掀起后末日台风,“知识的傲慢,无知的傲慢,就是分裂人类的恶魔。”镜头里拉屎的小猪、爬树的小猫,看着人类无端杀戮的小狗,竹筏上顺水流走的男子,草地上出现的哲学家,玩触摸游戏并享用美餐的盲人们,大树下草地上吟唱歌谣的婶婶,都充满了导演对这个世界的无限怜悯。痛苦拉成了长线,也就慢慢放下,变得不痛了。
导演对固镜和长镜的执念,将这部电影拖入过分自信的局面,流水账般,面面俱到,节奏控制力差,终丧失《历史的终结》那轻重编排行云流水般的构思运镜。编剧导演剪辑连片中婶婶重复唱得那首天气冷…也出于导演之手,标准作者电影。但恕我直言,导演的音乐才华够呛,这首歌直听得我厌烦却毫无悲苦之情的共鸣,婶婶和妻子两个演员选得也失败一个没有疯癫气质一个虽上过大学却没读书味道,和人设有出入。亮点在于男主和上尉中尉的三次对话交流,生动又嘲讽,凸显了暴力的含义,反观那街头哲学家,旁生支脉,虚无摆设,完全可以剪去。其实没必要弄到七小时,实际效果是三小时后我就多次看时间是否快结束。虽然没睡着,但中间有一段音响效果简直要把人耳朵炸了,还以为是影院放映问题,若导演故意为之,那真有必要如此处理吗?差不多要掩耳了这么折磨观众好么?
完成度相當不錯的作品,值得7小時。導演用一個家族在1973-1974年衰敗的切片,將近代菲律賓歷史的血腥和殘暴以各個人物狀態以及接連的事件表現出來。無論是16世紀的家族殖民歷史的緣起,還是祖父臨終前仍最關心的權謀和殘忍,以及瘋家嬸那慌亂的敘述和悲戚的詠嘆,似乎都抵不過天地不仁,以致最終只能慨嘆時也命也的無奈。觀影後最深的印象是教授的慨嘆以及那年輕中尉的表現,最後他們凝結成了兩個質問,一是在可以沒有道德底線的統治者眼中,是否「子民」的一切福祉都能作為他的要脅籌碼,對內或者是對外?二是在傲慢的擁有知識的所謂精英和無知的人們面前,理性討論和前行是否都只是鏡中花水中月般飄渺?而社會是不是最終只會進入無限的暴力的循環?p.s.劇院裡有兩位菲傭面對著瘋狂的暴力和荒誕一直在開心地談吐實在只讓人看到絕望
#SIFF#百丽宫影城长评-上帝已死。表象看是一个家族的没落史,里则是以一个家族代替了整个菲律宾的历史,从西班牙美国殖民,到日本侵略,最后军阀统治。爷爷老一批财阀,男主更像是以自己作为人民的代表,片中其他人物也存在大量对照讽刺和隐喻。视觉上前六个半小时全部使用固定镜头,大量的长镜头。画幅则是有三种不停的切换,4:3多用来呈现压抑,远景下人物与环境做对半分让画面呈现压抑效果,宽银幕则多用来展现一种温情。听觉上比较纠结,一方面开始就出现了雷声音效一直持续到结尾变得越来越频繁宿命感拉满,环境音的剥离强调角色情绪很大程度提升了质感。另一方面由于长镜头过多,重拍的成本太高导致不少段落是后配的音,不适感则很强,还有能感觉到很多环境音是分开录的,时不时的出现的喘息声让给我在思考,我是不是也“在场”……
史诗感并不是靠时长来营造的,内容本身并不复杂,像是家族内部像是《人民公敌》的故事,外部更类似《樱桃园》,只是放置在了菲律宾的特有语境之下,片中用来讲明白这些内容的部分其实也就两三个小时。至于其他大段的空镜,念诗和歌唱的部分除了徒增冗长,实在意义有限。比起同样这个时长的其他电影,刻意的痕迹太重让本片显得逊色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