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版里最让我受触动的几个点:一是特里果林的长独白,真的是切身体会到了。契诃夫并不想在两位作家之间建立起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因为归根结底,就像科斯佳说的,他们无非是想让“自己心里的东西流露出来而写”;二是布图索夫真的有能力把海鸥排成喜剧,把人物以至整个场景极致化风格化甚至“非人化”,这一点要比赖声川敢做得多;三是就算导演不重章叠唱地渲染海鸥段落,“人人都是海鸥”的意思也已经非常明显了,与其说是一种人物命运,不如说是一种人生底色。求之而不得,这就是人的喜剧和悲剧。
剧场的古老的巫术
适合对原剧本有大致了解的观众,否则粗粝脏乱的舞美和荒诞癫狂的剧情和人物在前2幕就把不知所云的观众给赶走了,后半段渐入佳境,简单粗暴的剧情,夸张的肢体和表演,导演每次转场时的现身狂舞,剧情的大胆重复演绎,尤其是最后一幕的高潮四段表演真是让人红了眼眶
炸裂的演技,简单粗暴的剧情推进,一言不合就跳舞,浮夸的内心戏,这出改编版的荒诞喜剧,像一瓶浓烈的伏特加,震撼人心!
大胆而极致的改编,看过最具喜剧意味的版本。重复争吵,表白和死亡,三次重复甚至不够,每多一次重复就更放大情感漩涡;重复不是限制,甚至轮流来演,最后的死亡,全员皆海鸥,不停地死去,像逃不开的命运…最先破坏舞台的是导演,最先死的也是导演。开头的戏中戏用得巧妙,对话变独白,Nina和Masha,作家和康斯坦丁间的同步对位;节奏和夸张肢体塑造出人物可笑的一面,幕与幕之间用群舞连接,文本本身有伤感倾向的部分处理成轻松戏谑的,渲染抒情的则在意料之外,比如突然跳上桌子唱香颂的医生,管家说记得之前看过的剧,掉落一舞台的苹果和梨:我们中了奸鸡了!最后Nina说来到院子里看到舞台还立着,两年内第一次哭了出来…一个人偶然走来,看见了它,因为无事可做,就毁灭了它…这是一篇短篇小说题材啊,怎么就变成了生活呢?!
89/100这个版本带有布莱希特和费里尼气质,串场的导演、军装大衣那位演员都有马戏团小丑一般“间离天使”的作用。特别是上半场,始终会跳脱出叙事和人物本身而提醒观众这只是一场戏剧和表演,或者是讨论和实验。而就算玩得再疯,还是要回到生活里来:庞大的、残酷的、重复的生活真相,海鸥的故事是所有人的故事。戏剧无论新旧,它无法真正代替生活,契诃夫戏剧只是给你机会聆听不同人物漫长的独白,看ta眼角的一滴泪。
在大家共同呼唤科斯佳的时刻,我已经想把自己之前所有打过五星的戏改成三星了(奥涅金除外)。怎么他妈的会这么好,每看一秒就少一秒,我就离看不到它更近一秒。
录像版的机位和剪辑有些过于引导观众的视线,减一星。
20180818@万象城第二届国际戏剧影像展收官。YuryButusovXSatirikonTheatre(布图索夫X莫斯科萨蒂里孔剧院),特别硬核凶残(有人话熵增版)从开始嘶吼/眼泪汪汪到结束的一版《海鸥》摄影也玩得飞(如踏手特写绕场飞奔)。“是被毛子扼住喉咙,然后升华的感觉”,周老师说。第三幕开始疯狂甩泥式loop,喷绘心电图Ужо的虚空,第四幕存在主义,布图索夫长长的monologue。考据癖还捕捉到了Nyakroshus三姐妹同题行进曲。有直面戏剧的影子,自绝于爱的食物链上无人幸存。途中走神“燃烧”,啊无聊的有钱(才/被爱着的)人杀死无关紧要的人,海鸥何其多。无爱可诉的MaryanaSpivak玛莎get。
一出尝过悲剧才能懂得悲剧的悲剧,天才的剧作和神奇的导演以及动情的表演才使得简单平常的句子有了戏剧性。契诃夫自己对原版的定义是强劲地开头,柔弱地结尾,那这版在粗犷到有些凌乱的布景下展现的高潮片段,就是在温柔中的重拳。
欣赏不来,中场走了。
摇滚版契诃夫。全场的嘶吼都是为了最后一刻的宁静,直击内心最深处。
@曹禺剧场在俄乌战争的背景下重读这版沙姆拉耶夫的角色设置显得尤为尖锐,其军人的身份象征游走在舞台上穿插在各色人物之中而不引起丝毫关注与同情,“酒精、舞蹈、落在地上的苹果等元素交织,怀旧、伤感与衰老的形象贯穿在整个演出之中,成为全剧始终存在的旁观者和抒情者”。契诃夫当年的文本很恰当地被置于当代,表达俄艺术家普遍的反战追求——MAKELOVENOTWAR.
硬核前卫荒诞表演者们完成长达四小时的持续性咆哮同时台词本身及肢体动作同声音一样直击人心我似乎能感觉到在舞台强光照射下他们的唾沫星子精准的喷溅在我的脸上温热而沉重我被暴露在外也变成了一只海鸥“一旦你需要我的生命的话来拿去吧”
补标,把《海鸥》表面的平静撕裂,用荒诞表露文本之下的震撼
台本基本来自契诃夫原著,但以一种疯狂混乱的形式放大了每个角色的绝望,在先锋与传统之间拿捏得恰到好处,没有哗众取宠,也能直达人心,尤其是第四幕的重复演绎,“一个人偶然走来,看见了它,因为无事可做,就毁灭了它”,海鸥的意象也从妮娜拓展到了每个角色,挥洒出人生求而不得的悲凉底色,“生活的悲剧,人生的悲剧,一个必须尝过悲剧之后才能懂得悲剧的悲剧”。另外这部戏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对原著本身戏剧创作表演态度的二度表达,主角特里波列夫不满于传统体系的演出与表演,而这部戏的编排,充分发挥了导演和演员的创造力,突破了戏剧表演传统公式的桎梏,和文本之间形成了互文而成为一次完美的舞台演出。
2018.1.7西安音乐厅高清戏剧放映阅读契科夫的起点
硬核的输出+重复的表现手法+超赞的配乐,这一次契诃夫不仅把生活撕碎了导演还把痛苦全部放大撒上盐全盘托出
刷了两次,非常喜欢尤里布图索夫这版《海鸥》。
形式大于内容用力过猛的翘楚。反倒是温柔的部分狠狠戳到。这个版也让我真正明白了海鸥的含义,以及科斯佳为何自杀。舅舅这个角色是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