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梅纳瓦尔新作,获今年西班牙戈雅奖17项提名(5中,其余奖项几乎全是输给阿莫多瓦《痛苦与荣耀》)。影片温和而克制地讲述了西班牙内战时乌纳穆诺的痛苦彷徨与佛朗哥的上台历程,呈现了知识分子在政治纷争中的无力与挣扎,无论怎么发声,怎么站队,似乎都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又无法真正改变现实。最后的演讲激动人心(独臂独眼将军vs智慧殿堂祭司:“你们能让人屈服,却不能让心信服”)。影片布光和配色非常考究,还加入了青年时期恋爱的田园图景(略有超现实色彩的闪回)。多次复现的画面:远景广角镜头中的孤独一人,尽管饱含纠结与无奈,但总有一束束明亮而圣洁的光线照射进来。(8.8/10)
乌纳穆诺多么痛苦啊,从怀疑站到了怀疑的反面。不是信仰造就了殉道者,而是殉道者造就了信仰;幻想产生爱情,爱情又使幻想破灭。他的存在主义式的对二元论怀疑,最终使得他有勇气在大家都说好的时候说了不。他去世的那天应该是伤心的,因为他知道后面是一个独裁的弗朗哥的西班牙了,民族主义和斯大林主义都不是他要的。他想了半天,觉得生命就是这样在永恒的理性与欲望之间摆动,摇篮就是坟墓,死亡就是母亲,子宫就是西班牙。
所谓“真正的知识分子”的尴尬,就在于一旦卷入政治,那么必然会在左派与右派之间两面不是人。
“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提的多了,仿佛已经成了一个很轻巧就能说出口的词组和一顶很容易就可以给一类人扣上的帽子,可是一个人经历的苦痛与挣扎,与历史一样,又岂是一个词组能够简单概括得了的?
文人左右摇摆的尴尬。喜欢在萨莫拉的争论和结尾的演讲。“既然沉默会被理解成默认,那我必须要发声了。”
乱世之中,知识分子想要蜷缩在象牙塔里,以“莫谈国事”来泰然处之是不可能的
身处动荡时代但没有亲历战争,要如何对环境进行一个准确的判断。作为人物传记,电影可能是属于慢热的,但历史变化的感觉逐渐涌现,变化也不是在一瞬间发生。
白左伪装成李克忠的那一套还是很明显的,加一星给影片对Franco,MilanAstray和LaLegion的塑造,虽然意在凸显其军人武断与乌拉穆诺之类“良心”壬的“云泥之别”,但到底没有像之前几十年板鸭的同类作品一样将伊拉塑造成丑角,当"UnaGrandeyLibre"的吼声响彻卡斯迪亚的原野时,眼泪都要就出来叻
(总有一种导演已经息影的错觉。)很扎实平淡的传记题材,也算是观看质量尚可的历史补充片,了解了Unamuno更为后人尊敬的理由和其在亲法西斯派政变中勇敢发声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每个环节没有差错,但似乎也很难投入;尤其是他在和Franco之间的交手,本应作为全片高潮,却略显“雷声大雨点小”。
最近新出的几部电影资源以二战中的西班牙为背景题材的倒是挺多。此片主要讲述的是著名作家米【盖尔·德·乌纳穆诺】为国内局势与党政军阀【弗朗哥】抗争并奔走相告的故事,战争时期作家的笔端和思想能否对抗喊着“死亡万岁”口号的拥趸,结尾字幕告诉了答案。
知识分子用「思想和良知」对抗独裁,也是当下电影语境中「政治正确」。
4.0。1.亚利桑德罗·阿曼巴导演新片,导演是个类型片高手,但殊途同归,几乎所有的影片都在探讨主角内心的持守和挣扎,即使这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编。2.知其不可而为之,知识分子的彷徨、勇气和责任,政客不理解,普通百姓不理解,甚至于同类也不理解。3.你可以用武力征服,但不能让人心服口服。4.如果导演能拍一部佛朗哥,就更好了。
3.5。一部基于真实的西班牙历史,以及撰写过《生命的悲剧意识》的西班牙存在主义作家米格尔·德·乌纳穆诺在大环境里的电影。不知道是我对作家的滤镜还是他们特有的气质,即便是拿着手杖敲门,都优雅到极致。里面的配乐很棒,但史诗级的节奏都没有把坐在我旁边的日本小哥吵醒,他睡得太香了。
旁边的哥哥睡的好香#TIFF
没有主义才是活人
一切都为了乌纳穆诺最后的那次愤慨演讲(人家说知识人天真幼稚、常常冲动,但或许也是因为面对如此野蛮和胡说八道,只是很基本的忍无可忍,听不下去而已);由于乌纳穆诺不赞成斯大林主义,使得他一开始愿意支持军事起义,因此对军队的许多手段和暴行睁只眼闭只眼,直到伴随着同事和朋友被抓,各种消息传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立场出错了;电影里的乌纳穆诺并非什么很勇敢的人,就是普通的老人,面对凶恶的将军、甚至一个士兵,都毫无还手之力;但最后站在大学讲台上说出那一席知道必然会给自己带来死亡的话,依旧说明他的勇敢。或许知识人的执拗也就在此。另,当面对两只恶狼而要二选其一时,既不也不的立场必然很艰难,乌纳穆诺最后就走到了这个最孤立但如今看唯一正确的立场间。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西班牙内战,为什么西班牙人会失去自由。大作家自诩看破世事的精英,抢先站出来支持叛变,结果眼睁睁看着西班牙滑向深渊,此时以勇敢著称的他再想发声已经晚了。没多久他就去世,想来是哀莫大于心死吧。
知识分子最严重的身份错认,就是常常记不住自己不是上帝。(摘自网络出处不详)
西班牙视角的二战。
像一部西班牙的《汉娜阿伦特》,知识分子的辩证、理性、羸弱、无力与勇敢,这些矛盾心理触发的行为,既淹没在战乱与威权统治之中,又是后人的高度评价,很复杂但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