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柏青演出了周秉义的风骨与长情。
咱们就是说能不能出个无旁白版?真的很出戏…..
看前二十几集的时候很喜欢,但后来越看越不对劲。编剧理想中的女性是郑娟,一辈子对苦难默默忍受,被强暴了生下孩子自己带,未婚时单独照顾植物人婆婆,结婚后以丈夫为天,直至向强奸犯下跪求情……如果这些还能勉强归于她的善良,那么对周蓉的批判——丈夫出轨是因为从妻子身上感受不到崇拜感了,女儿不回家是因为做母亲的失责——实在让人无语!连省级干部金主任都对女儿谆谆教诲,一定要让丈夫感到被崇拜。作为一部宣传主流思想的正剧,对女性如此无理苛刻,实在让人失望!
看过书,周家三兄妹是中心人物也是最值得品的,他们三个代表着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群,周秉昆是社会底层的代表,普通却是个“好人”;周秉义为人正直且一心想为人民干实事,是个具有西西弗斯式英雄主义情怀的平民英雄;周蓉则是个“不自由,毋宁死”的女性知识分子,他们是那个年代万千人的缩影,书从他们的成长和转变看中国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以小见大,娓娓道来。
听说原著拿过茅盾文学奖,那么在这一个原著的文化底蕴上,应该是能够完美诠释出电视剧更戏剧的风格。电视剧如果拍的好,那么就是锦上添花。现在总体来看,这部剧的发展和制作水准都是挺高的,至少在演员方面已经是很好。
哭戏好催泪啊,周母站在火车前默默等待并把自己攒的钱给了儿子那段,我也蚌埠住了。
年代剧在我心里本来是一个比较沉重的,总感觉很严肃,因为毕竟是一段历史和生活的展现,看了这剧才明白原来充满喜感的表达也丝毫不会减轻时代的厚重,反而多了一份跳脱历史之外的清醒,不沉重也能感受时代的变革感,这种形式针不戳。
感觉没有周秉昆还有郑娟的负重前行,就没有这个家的岁月静好。这剧我实在挑不出毛病,真不知道那些说不好的人是怎么想的,打一星的是什么心态
陈道明的旁白有点出戏。
周蓉这个人吧,年轻的时候为了爱私奔跟家里断绝关系,中年为了犯文艺病的老公把女儿丢在弟弟家一丢就好几年,老妈被气得卧床两年也没回来看一眼。有事儿就找备胎发小找弟弟找嫂子帮忙,没事的时候整个世界就只有她的爱情和理想,谁的事儿都跟她没关系。但凡她能拎得清一点,老周家这小日子都能过得滋润和谐多了。雷佳音这个丧丧的长相真的很适合这个角色,他一哭也都跟着心疼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我们雷佳音值得”时刻。
最后20集导演好像把光明忘掉了
88年之前拍得完全可以打五星,之后嘛就算是弃剧应该也不会太过惋惜。。。
40集楠楠莫名突然死去,剧情自此崩坏,周秉坤打人,骆士宾像狗血剧一样跌到石墩上,死了?!哥哥周秉义真的过于爱惜羽毛,简直有点冷血了。没有人想做英雄,只想做英雄身边的人,没想到周秉义更狠,身边的人都得为他当圣人付出代价。
在盗梦组织的活动上看了前三集,先给四星预言一下,作为一个东北人,非常希望可以拍好东北这四十年的风风雨雨年年岁岁。前三集观感还挺好,除了人物年龄不匹配这些问题,大致味道对了,个别人物改得比原著好看,比如黄小蕾演的春燕,王阳演的蔡晓光。其他继续观望,毕竟有六十集呢。
节奏缓慢,慢镜头和卡大头也太多了吧…我理解导演估计琢磨了镜头语言,农家院拍的像舞台剧布景搭出来的,清晰直给但是悬浮,年代剧还是好好琢磨剧情和对白吧
那个年代朴实善良的中国人。
心目中这个片子的值得五星!看到这么多一星两星用户,忍不住说一句,文艺作品中,如果人世间每个人都是三观极其正,毫无内心的小九九,请问诸位看官,你们在人世间见过嘛??扪心自问,自己是这样的人吗?一味的嫌弃偶像剧的女主圣母玛丽苏,请问,是谁造成了不敢给主角加负面人设的状况呢???还有,文艺作品并不能告诉你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它只是把好和坏呈现在你出来,如果文艺作品教给你什么是好坏,那要你爸妈做什么,要你上学干什么!还有,拜托大家了解一下年代剧吧,年代剧肯定大部分都要是当时的时代价值观,不然为什么叫年代剧!?就是因为你们看到的作品都是你们自以为正确的价值观,才会有傻X喜欢冷峻禁欲的军阀,还憧憬着回到军阀割据混战时期!可笑!
能不能别以现在的三观来评论那个年代???搞清楚情况好吧
私以为是近十年完成度最好的年代剧,各个角色的完成度都很高,剧情上也抓住了各个时代里的社会人文走向,细节处也很妥帖,让观众随着周家几代人的视角去感受大时代变迁下人们于时代洪流中的生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