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轻易接吻,因为他是上帝之吻。
为你杀戮是我的守护天职,可终究伊甸园容不下一个恶魔爱的谎言。这片碉堡了!!!如果说锡兰的小亚细亚往事的画面勾勒了人间的日与夜,那么杜蒙的这片画面便呈现了圣经里的伊甸园,和一个弱智布列松体的撒旦!
撒旦之外,耶稣之内,众人之间。杜蒙镜头下的日常,总有神迹的显现。
风格是写实的,故事是神秘主义的,是晦暗黑色的
《撒旦之外》是一部架构上的反-西部片,主人公是被极简化的LoneRanger,他拿着猎枪,且拥有一种约翰·韦恩的大男子主义,巨大的水塔在杜蒙招牌般的大远景中成为人造的纪念碑谷,但在这里我们却可以想到莱昂内。与此同时,随着作为罪的事件的突然出现,影片被推向一种赎罪=给予的时间的雕刻之中———杜蒙也似乎具有了些许诗电影色彩。特别是对于火,水两元素的使用,内在风景之中的微观奇迹。《撒》与《人啊人》/《人之子》构成了杜蒙早期影片的一组范畴。沉默而怪异的人物总是一个宗教术语。神圣性来自于邪恶的身体之外的一种残余,也即片名“撒旦之外”,而这种宗教虔诚既是超验的,也是异教的:因为当我们见证这个人的神迹之时,也就倒错了耶稣—撒旦这一神圣的对立。
杜蒙是位可敬的电影作者。几个仅有的演员在树林中居住,如同动物一样的发出呼吸声,行走,生病,杀戮,爱,复活。本片个中细腻处,需有净心以对之。《生命之树》的烂是由《撒旦之外》和《2001太空漫游》对比出来的。
终于体会到以前L给我说的“看电影都失去了乐趣”。很美的摄影。
多年之后杜蒙将重回我的十佳榜单。
BrunoDumont是真正的异类。那些向风景祈祷的那些镜头太震撼了,景观(外)与内心(内)的翻转使这部有浓重宗教意味的电影反过来变成对纠缠着善与恶的人性本身的自省。
半死不活
Toujourssituantlespaysagesaucentre,BrunoDumontlivreiciunfilmdesensationmystiqueoùlaspiritualitémiraculeusechavireratoutesnosnormeslogiquessansjamaisnouslaisserlapossibilitéd’yporterquelconquejugement.
杜蒙走火入魔
4.0。1.用镜:特写近布列松,大全景自阿巴斯,人物进出画框的变焦貌似是锡兰的标志,镜头随人物走动成标识。2.写实的生活,静止的风景显现神性光辉。3.处处隐喻,撒旦消失之后的现代耶稣,很受帕索里尼《马太福音》影响。4.只入围“一种关注”,太对不起杜蒙了!
第209人看过。
“你长得真可爱”
第一次看这个导演的片子,觉得很功利很说教。果然在花絮里,他反复强调和其他导演风格的不同以及种种意象对观众的刺激效果。在我看来,这个故弄玄虚的故事所提供的那点线索完全达不到寓言和神秘主义的高度,故事的中心是:女人可怜,男人活该
过于刻意的神秘与隐喻等同于无聊,本片确不像杜蒙一般水准,对现实更深情瞩目也易用力过猛……
杜蒙的视觉传达由于风格特性多有同行发扬在前,加之本身野蛮的宗教执着常常充满着排除异己的潜台词放射出来,作品始终难在大雅之堂发足光亮,撒旦之外的面貌是残忍而又温柔的,你可以在这里追忆到帕索里尼的微毒,也可以回想出基耶的生蜜,目中无人,直指上帝,是需要和导演一起高傲上仰来消化的作品。
法兰西的风景真是美死了!
剧情较拖,女主的重生有够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