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背景下的教育纪录片,横跨三年和疫情拍摄,前面讲述不同背景的孩子在一起上德语课、数学课和外出去寺庙的场景美丽得像是童话,而结尾老师怀孕需要离开,找不到替补老师,移民家庭的小孩因为语言问题在德奥教育体制内早早坠落宛如现实惨痛的一击。
#10287.74thBerlinale-奇遇。这部片没去GenerationK的唯一理由应该就是导演前作拿了奇遇单元大奖。跟《巴赫曼先生和他的班级》从立意到手法都完全同题作文,连结尾煽情都很像……虽说片子本身真的很不错(四星可以有)但这俩理由也就只能送三星了。跟《巴》相同的都是以德语为中心的公民教育,只不过本片是小学2-4年级。本片还包含了数学、宗教(这条线拍得特别好尤其两次参观和相关讨论)及性别平等教育(包括性教育)。唯一可能翻出点花样的是孩子们经老师指导而拿手机拍摄的视频,但导演也没怎么在这些材料上面下功夫……
4.5HKIFF英皇戏院尖沙咀isquare
#48HKIFF#因为还没看巴赫曼先生那部,直接看的这部,题材上稍微有点撞,但整体上还是能把人抓住的,也在这群小孩子中稍微抓住了个别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导演对于素材的组织能力还是有想法的。最后分别的场面很动人,三星半。
3.5小朋友很可爱,拍出来总归是好看的,课堂生活也很有趣,但总体不是特别有新意,也没有想要更深入地展现或探讨移民相关问题,比较在意料之中。
#74thBerlinale#Encounters拥有与素材完全相悖的方法论:取名Favoriten至少意味着需要以全景式的关照处理学校作为一个整体的运作机制(怀斯曼的方法),即便大量课外活动的跟拍与游离于主题之外的闲笔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观看的趣味性,并且加入了一些媒介层面的反思(他拍与自拍、相机与手机),但镜头显然只聚焦于2-4年纪的二代移民学生,并依旧是以中心(班主任、班级)串联的方法整合人物,拍摄者与孩童们丧失距离感的同时,放大了某些场景中略带表演性质的瞬间。这当然是《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之所以好过这部的原因。
hkiff#07
HKIFF48//IS12
Berlinaleencounters
德国人捂着眼睛拍的欧洲中心主义童话
(HKIFF48)故事还不错,聚焦伊琪班级的24个土耳其来奥地利的小孩,很生动很幽默,讲述了他们从二年级到四年级的故事,整体来说有点稀松平常,就像普通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一样,包括关于俄乌战争的讨论、宗教的学习以及一些课业的压力,其实看到最后记录了老师伊琪的不舍,可能有些地方找不到共鸣,没有体会,但是纪录片叙事很完整,挺好看的,给电影7.5分
Hkiff
残疾版的《巴赫曼》。
完全撞题巴赫曼,创作者应该很心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