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逼不是装得出来的电影史意义大于大于电影本身
超现实主义电影的鼻祖,剧本由达利和布努埃尔的两个梦境改编而成。看不懂是正常的,无论用弗洛伊德理论还是电影语言分析,都不可能完全达到所谓的真相,因为此片展示的正是非理性的、潜意识与梦境的世界。切割眼球与云遮月的蒙太奇、蚂蚁从掌心破洞中爬出是两大经典段落,对后世影响极大。(8.5/10)
西班牙谚语说:“一条安达鲁狗在叫,噩梦即将来临。”
不知所云的梦魇式默片,象征手法,镜头切换,这些技术用的太他妈好了,一开头的割眼睛,还真把我震了一下,29年的技术啊。布努埃尔真是无敌了。
神经病流、撒癔症流、犯恶心流三大门派的开山鼻祖。
发现自己对这种“影史性作品”有越来越准确的样貌预设,而最终决定喜恶的也越来越纯粹,就是观感:好不好我管不了了,反正我觉得你这十六分钟太好看了。实验欲从来就没值钱过,有魅力的实验才会绽放先锋性与革命意义。常常被问和自问到底什么是大师,此刻的我想,是理性的大胆,与意识的不妄为。
实在看不进去不好评分。不评了。靠。
本片来源自布努埃尔和达利的两个梦境。整个电影也像是一个纯粹的梦幻
教授说了You'llgetfrustratedifyoutrytomakesenseofit...完全不知道这电影在干嘛实在没分可打...
这部影片的创作目的是给社会带来一场革命,让人们为之震惊。评论家阿杜·基鲁曾写道:“有史以来第一次,一个导演不但不试图取悦每一位潜在的观众,反而竭力激起他们的敌意。”他说的是当时的情况。在今天,这部电影的技巧已被充分吸收,甚至进入了主流,其震撼力反而淡化了。
无数蚂蚁带来的恶心感,对身体的部分,手的侵入。在法语中是“手中有蚂蚁”意指手麻痹失去知觉。将文字转化成影像的转意手法。
超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据说1929年首映的时候没有布努埃尔预料中的辱骂或倒彩,反而响起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可见当时的资产阶级对于他们无法理解的嘲讽和隐喻还是充满宽容和敬畏的。20年代果然是电影最为艺术化的黄金时代。
被瓦格纳的配乐分神了。
布努埃尔和达利合作的超现实主义短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是观众最好的武器。片名和电影无关。没有故事脉络,没有人物塑造,场景和意象之间的连接也没有逻辑可循。从梦境、潜意识或是泛性论的角度来解读都无所谓,只要沉浸在影像之中,它就能变成你的记忆,最终在某个生命时刻复苏并自我揭示其含义。
俨然已经是不看此片不算电影人的地步
《一条安达鲁狗》中,逻辑是从来不存在的,或者说整个短片就是梦境,真正的叙述在于多重隐喻诸如蚂蚁、手、月亮无疑指向性与死亡。响应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它使用恐怖而不安的象征探讨性本论以及男女在生活中的性压抑与基督教传统对人的异化
谁跟我说了句一条什么什么狗看过吗?另外一个人说哦我知道,一条尼罗河狗,拍的特无聊
要承认一些片子拍出来的当时受众基本就是其他艺术家,就好像大多数论文的读者也只是相关学者,但有价值的创造最终会在众人能理解的流行里被重新认识。比如要是没有包豪斯,当今大多数的房子都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所以看不懂没有关系,但看不懂还一定要骂两句的人自信是哪里来的??
太贱了。。。
布努埃尔说,“真正对我产生影响的,则是弗里茨朗的电影,当我看了《三生计》这部片子之后,我心里才真正意识到,我也要当导演拍电影。”……朗对此回应说,“我也是看了你这部一条叫安德鲁的狗之后,才突然觉得戴眼罩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后面这句是我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