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雷雨交加,某文学社借了学校的一间小教室,几个人零零散散地坐着,听荧幕上的男子说他造飞机的梦,看街头卖艺的男人,看徒步旅行的驴友,世界很大很大,我,很小很小。
导演走到哪,拍到哪。这就是她所理解的世界。毫无章法,散漫的拍摄,更像一份影像游记。梦想再远,也要脚踏实地。
十八梯
包装很费劲内容很空洞
我看见了世界上最蓝的一片天很纯洁很残忍
世界很大,你我很小。在这宇宙洪荒的万象中,我们是如此得类似,又是如此得不同;无论是在何种意义上的类似,在何种意义上的不同,这些真实世界的个体生命无疑都是组成这万千世界最真实、最具体也是最重要的存在。面对潇越、《世界与我》和SS青年空间,我情不自禁地想要为梦想发声——斯人在兹吾与归。
最近不太喜欢这种类似大学生视角的,世界与我的探讨了,因为太像我自己,虽然热血和感动,但又太飘着。不过在年前回家,为一堆事心烦之后,边刷鞋边洗衣服的过程中,有一搭没一搭着看完,内容上吸收不多,但感觉上刚刚好。
最动人的部分是几个无法预设的受访者。
上大非虚构叙事工坊打卡。像是导演萌发愿望很久之后的第一次创作尝试。用蒋老师的话来说,“结构凌乱,但是心里的线没有断”,不带任何预设我能从中感受到很真诚的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欲望。它是有些粗糙的,部分表达也过于直白,但单就前述这一点来看,从无数的拍摄积累里回溯,生活的结构慢慢浮现,这样的成长就很动人。
喜欢片子的顺序,从成年人再回到小孩,我们能否照着小时候的理想的样子活下去?
理想与现实的主题表达很清楚,但满满的配乐和快速的剪辑搞的好像一个宣传片!
#1080pb站#我在火车上卖货,我在脑里造飞机。
感谢这个世界还有的一些善意
有点像一个讲述纪录片起源的记录。
敬佩导演的勇气,年轻导演坐火车环游中国,真的很酷。在年轻阶段对社会对生存意识难得的思考,对现实生活朴实的观察,是导演与影片中最珍贵的东西,在疫情时代看这部纪录片,仿佛会有更深的感触。
感觉就给看了50分钟的预告片
昨天,听到发生在某游戏公司——这是一家对新人很有吸引力的公司——办的岗前培训班——孩子们都希望通过这个班进入这家游戏公司——的一件事:有一个班,老师不爱教学生,不怎么来上课,也不怎么布置课题给学生,校长发现这个班的学生,作业完成量很少,质量也不太好,就询问学生,有个学生如实告知老师的状态,而最终结果却是,该学生竟然被开掉了。——我首先,特别为这个孩子难过,这个刚刚涉入社会的孩子,就遭到社会如此的撞击,不知道对他的世界观有怎样的改变?其次,我更要为这个世界难过,所谓的人类文明,究竟在往哪个方向演变,难道人类世界,究竟是越来越让人失望了吗?
梦想是什么?与其说是梦想,倒不如说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预设。
确实像是一个高质量的街头访谈,倒不算多好的纪录片。值得高分主要是因为题材非常新颖且吸引人,这种直面“大众思考”的作品还是少数的
#1080pb站#我在火车上卖货,我在脑里造飞机。@2023-08-2118: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