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悯是多余的,理解是奢侈的,将来是未知的,解脱是没有的。
周浩说得好:你有什么资格去怜悯别人?
“我不觉得他们很苦,我也不觉得他们不苦。我觉得生活就是这样的,充满着酸甜苦辣,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其实有很多苦,是我们这种人强加给别人的,另外一个阶级的人,用一种怜悯的心态去看待别人的时候,你就觉得别人苦。其实你有什么资格去怜悯别人,也许你又被另外一个阶层怜悯。”
55分钟阳光卫视版
看的55分钟阳光卫视版(只找到这个版本)。里面夹杂有对周浩的访谈,当那个孕妇在逼仄的出租房里产子之后,导演说了一段话:“我不觉得他们很苦,我也不觉得他们不苦。其实有很多苦是我们这种人强加给别人的,另外一个阶级的人用一种怜悯的心态去看待别人的时候就会觉得别人苦,其实你有什么资格怜悯别人,也许你又被另一个阶层怜悯。”这段话解开了我之前的疑惑:一个人怎么能在长期、频繁地接触底层的痛苦之后,还能保持“健康”的心态。如果导演真是这样想的话,那确实可以消化掉所有的阴暗面。只是隐隐感到这一看似超然的说法里有一种过于轻巧的“相对主义”,以及我认为怜悯其实并不可耻,很多时候它就是爱的表现和正义的动力。
一晃13年过去,可以拍厚街2了。
也许身在其中的人并不觉得苦,这种苦是当事人强加给观众的,我觉得周浩的这句话很有道理。
1h进厂办假证。抢手机被打。喝酒后砍欠钱不还的人。911后不少工厂出口受阻,倒闭、裁员,不少工人领不到工钱发泄怒火。关于性病。打丈夫的情人。性欲强性交易能挣大钱,一个月四五千。人经历许多痛苦,然后成熟。也许你又被另外一个阶层怜悯
【陽光衛視55分钟版本】-凭什么你受得教育高,你的爱就会比别人更深一点,大家都是人。-其实很多苦,是我们这种人强加给别人的。另外一个阶级的人,用一种怜悯的心态去看待别人的时候,你就觉得别人苦。其实你有什么资格去怜悯别人,也许你又被另外一个阶层人所怜悯。
“凭什么你受的教育高你的爱就会比别人深一点”
看的九十分钟全本。生命的喜悦诉诸生殖,问题的解决诉诸暴力,肮脏,混乱,冷漠,然而在此其中亦还有欢欣与祈愿,亦还有小儿女对情爱的困惑,亦还有对生存粗粝的思考而终于化作说笑与苦笑。这是我国。被遮蔽的,我所感到陌生的国。(我是在某个线下观影活动上看的,请不要再写豆邮来问下载资源啦~)
导演不愧是从南方系出来的,选择场景的眼光非常敏锐,而且是用平等的视角来看待这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向往不分学历,对爱情的珍视与身份贵贱无关。只不过重温这些发生在本世纪初的故事已是在看历史,互联网改变了小镇青年改变了整个社会,上一代农民工的孩子成了抖音红人成了网综明日之子上的流量王,我也分不清这个时代是变得更好还是更坏了。
100年后,历史上肯定会讲到,钟锅当年有4亿的弄皿工,就像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一样,被boxue了几十年。只可惜这类的纪实文学和影视作品太少了,贾科长真应该多拍一些的。
他们不是苦,只是生活。
看的是某卫视的55mTV-CUT版本,居然还穿插了导演的采访,和不知道是原片就有,还是后期加上的字幕卡,基本只是点到即止的交代了一遍,有点浪费了这纪录片。
99min导演剪辑版——世纪初南方沿海经济大省的农民工生活切片,911,裁员潮,计划生育,人口拐卖.......作为一笔描述的时代背景,低廉的人力价值,糟糕的居住条件,在廉价出租屋床上一个一个生出孩子的女人,被时代重重拿起轻轻放下的一群人。被男友传染患上阴道病的女人,16岁就跟大20的算命先生在一起的女孩,养着赌鬼小白脸男友的妓女,为自己7岁在老家的女儿发愁的女人......很丰富的女性群像,镜头对准她们时,真的比男的动人。也许是因为导演本身的不被影响的态度,拍出来就看的很轻松。
前辈的作品,2002年那会,我刚初中毕业,几年前看过第一个版本,听说有最新剪辑版,期待。
中國變化之大,十多年後的厚街或許已面目全非。人民的精神生活也有所不同。或許今日有些人已成暴發户,外界一直也說支爆,或許對平民的影響最大。他們在廣東沒有户籍,春節過後又有多少人回歸廣東?這個地方漸漸形成產業鏈,做假證的、假醫生紙、住著妓女、糾結的三角戀。周浩說得不錯,沒有誰更高尚。
“假使我生得漂亮,我一定不会白白浪费我这一生。”导演说旁人没法理解的爱而他们却深陷其中,那样的爱就不是爱了吗?片子出来后给朋友看结果朋友说没想到这些民工们的爱还有这么深沉哈,他觉得凭什么你受得教育高,你的爱就会比别人深一点,大家都是人。他们不觉得苦,苦是各位强加给他们的。
厚街啊,多少底层者的欲望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