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與畫面未能融合,畫質粗糙招數不多的影像看得生氣無奈。整個作品主軸應該圍繞在Sleep的創作過程與展演過程,但不知為何成果很瑣碎還有些偏題,還特別注重在美國某表演場(其他場次都不重要就是了?)。昨早去按摩,才頓悟原來上週日觀影時的熟悉感,來自於聽了N回的按摩曲⋯⋯
3.5。作为18年在纽约“睡过”的表示确实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体验,片中穿插的16mm家庭电影部分如果再多一点就更好了
微博有长片
音樂不會說,電影還好。
一定要,边睡边看,特别适合;睡过的地方,就电影循环播放,继续睡,继续看……原来,它是一部美术馆电影啊,哈哈哈哈哈哈
像是回到原始人类社会的萨满集会,睡梦中的人们褪去现代性的防备,因为音乐而赤裸裸的集结。人们在睡眠状态里被类似子宫内频率的声浪再度催眠,包围着舞台的行军床像一个个棺材,死亡是长长的睡眠,而睡眠为什么不是短暂的死亡。我是绝对相信这一类游走在意识与潜意识边缘可以获得神秘体验的。生命,斐那波切数列,数学与音乐,宇宙的和谐。LA粉色的黎明,歌者在第八个小时的吟唱,被形容为美人鱼的声音,唤醒摩天大楼峡谷里的睡梦者。MaxRichter浪漫而温柔的创举,需要无比的想象力和意志力来执行。穿插着他的职业生涯和家庭生活让人了解艺术家的不易。结尾法国观众的评论各个充满诗意。cityplazamaxx厅的音响承载不了Max的赫兹
待到日出时看得各种鸡皮疙瘩起,从此bucketlist里又多了一项:在上汽文化广场之类的地方睡上一回。没想到Richter前大半生能穷到让老婆营养不良的程度...写配乐也纯粹是为了恰饭再写自己喜欢的sleep,新古典音乐人真是太不容易了,也亏得还有电影这门载体能让精英们跨界恰饭
我睡過了
6.5/10
Experience
第一次在作品之外了解了Max和Yulia的家庭。三十多年工作和生活上合作相伴,还能保持和谐温暖的相处氛围,真是令人艳羡。
睡眠的节奏+散文诗的结构,在一种浮浮沉沉、半梦半醒、欲语还休的气氛里,李斯特完成他盛大的自我挑战,现场观众+银幕前的你我都成了这场集体行为艺术的参与者,而电影也成功在不同的叙事主体之中编织出了台前到幕后、形式到意义的全貌。电影映完后,全场关灯,观众铺好瑜伽垫在银幕前伴着音乐呼呼大睡一小时更是别样体验。闭上眼,星空海妖空谷漩涡交叠出现,慢慢玩味出片中说的“故事都在观众身上”的含义:哥本哈根冷冽的九月,我们这群抱着毛毯专门来电影院睡觉的都市夜归人,用虚空的浪漫对抗平淡的生活。
最好的观赏方式就是和片中听众就着音乐一起睡。我有梦到:旋转门电梯,银色钥匙打开,一屋巨型花沿滑梯溜下,论坛又见到蓝黑帽子细细交谈
A-
"sleep"計畫的紀錄片,其實想看更多音樂家⋯⋯不過不錯啦~
8/10.體驗大於一切。深夜場,螢幕里的人們都在熟睡,我始終情緒穩定著,感受著這股詭秘的力量,像浪潮般湧來,又褪去。愛侶在睡夢中攀扶著,自稱向來喜歡獨行的女人在中途醒過來開始抹淚。清晨,一位年輕人坐定,伸了個大大的懶腰,演奏進入高潮,女聲唱腔如聖母瑪利亞的救贖那般,把每個人從夢中接到現實世界。這是百人暗夜的結束,也是電影的結束。新的一天開始了,人們睡眼惺忪地依偎著。月亮退下,日夜反復,我開始落淚。想起來蔡明亮在美術館放映電影的夜晚,同時也想起來大家圍坐在草地,聽他唱老情歌的夜晚⋯通通都是我不可得的浪漫。這部紀錄片是我眼中夢境、音樂與行為影像最美妙的結合,謝謝藝術家與參與者那一夜的溫存,謝謝。
非常酷,很想体验这场“交互”。看到有人做瑜伽,有人相拥,有人睡着,有人静默……而我幻想临终时刻。“我们在另一端相见。”
已验证,入睡效果绝佳
onmubi,诠释的太过分了知识性没有多少
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