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在镜头前的变化与一个国家的变迁映衬,剪辑漂亮
小Anna只有六岁那年脱口而出她的答案,她从七岁就懂得取悦她的父亲(那如他所说,源于对“有别于他人”根深蒂固的恐惧吗),十七岁时她竟已不再惧怕战争,但她为她眷恋的土地掉下泪来..
那些你一出门便忘记的事情,之后的某一天,你一定会记起。
标题虽是女儿内容实为苏联末期十几年的评传,把混乱堕落都归咎于不信神而用偶像填补空虚,这观点恕我不能同意,而安娜与他影片中小奥勃洛莫夫单纯形象渐行渐远在我看来也不是因为信不信东正教,看得出从10岁起女儿就不想真心回答他问题了而且多次表达喜欢家人团聚,还不反省一下自己陪伴不够还要坚持每年记录尬聊么?是个厉害导演,不想他当爸。
如导演所说的,国家的历史就是无数家庭历史组织的历史。安娜的成长可以看到社会历史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以小见大的纪录片形式,不乏细微处的感动,也能见宏大历史的沧桑。历史变迁,不变的是家人故土的感情,《奥勃洛莫夫》的片段和音乐用在本片真是太合适了。
必须承认...这是一部从技法到构想上都接近伟大的记录片...但是过多的加入了导演本身个人的意识形态和过度政治色彩以及政治教化...而安娜个人的命运在国家的命运这样大的命题前面...反而成为了影片的辅线...导演的功利心太强了...
一个女孩十二年的成长,一个父亲“偷偷摸摸”的例行“访问”,是父爱,也是对那个时代的凝视——即使是天真的孩子,也无法避免被时代的颜色感染。
说实话我仅仅是作为资料来看的
家国的演变与个人思维价值观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体现出内在的思辨性。我想到五杆少年黄艺博,改革开放三十年了,经济腾飞,然而思维方式依旧未能多元化,集体主义与对偶像的顶礼膜拜依然在毒害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
极美,少女的成长与一个大国及其人民的命运,国人完全可以共感。极度内省,极度用心。剪辑特别漂亮。音乐与摄影动情。313
作为核心线索,父亲对女儿的提问方式未免过于简单粗暴。爱什么,怕什么,祖国意味着什么。然而视野足够之开阔,立场足够之笃定;对民族传统的坚持是保守,也是激变里难得的清醒。
2006年4月28日苦难和伟大共同形容一件事不只令人感动而已,眼泪的意义也不仅只是伤心而已。想有个DV了。。。
不能再好.
不太同意两个阐释:1.不是知识和所学的越多越带来痛苦,是无知、没有选择的意识和权利,不知道自己被给予和得到的“知识”有什么真实的含义,带来的才是痛苦;2.每个年龄对身处环境的认识都是带有时代色彩的,不能单纯的说过去关心生命和死亡被如今关注电视节目和信息游戏所取代,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忧虑的颜色,年龄的变化就意味着思想的变化,不然怎么探索更好的自己和这个世界?导演对祖国的复杂情感和女儿成长却没有丢掉对祖国的认知是可以体会到的,但把一个人的成长全部寄托在对祖国的认识上,是不是太狭隘了,任何被强加的情感都值得被怀疑。
小孩的童真这样给你毁灭了
《安娜成长篇》可以说是米哈尔科夫的《烈日灼人》套餐。那些历史那些人……米哈尔科夫牛啊!不仅是因为他记录了女儿的成长,也不仅是他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成为的历史场面,更是因为他那颗心……安娜最后的回答,我要落泪了……米: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是一样的,什么是不一样的?或许这儿的不同是因为它不太好?安:不,这儿更好。
历经数年追踪成长的电影一直是我最爱看的,比如安托万系列。不过俄罗斯人毕竟是俄罗斯人,或者说,社会主义国家文人毕竟是社会主义国家文人,自然地将小女孩儿的成长和国家政治、热爱自然、爱国情怀交织在一起。
如果去除那些節錄的時事新聞,這部電影可能二十分鍾不到,號稱安娜成長篇乃是過多的欺世之名;而電影主軸更像是介紹蘇聯領導群,這些領導們前撲後繼地被拱成偶像,再一個個仙逝,偶象化猶如金正恩,連小女孩都能祟拜。而對於片名中的主角安娜猶如翻看與己無關的他人小時的照片而已,並無特別令人欣悅之處。
那么混乱又如此有序这蒙太奇真厉害,电影跟电视的暗示功能真不是一个等级的伎俩呢
安娜,两个俄罗斯,米哈尔科夫无论在手法上还是立意上都非常深刻,然而组成影片的却只是曾经可能成为边角料的胶片。我们的少年如何被国家夺去,如何从年少的女巫换为对战争的恐惧和亲人的离去,我们应该问自己,现在,你喜欢什么,你害怕什么,你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