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Hartley片里的死或没死成都特别富有戏剧性。以为死了通常都没死,以为不会死的都死了。
9.4/10!惊喜!光对话就值得看两遍(目前网上的字幕基本驴头不对马嘴,建议有能力的直接听英文对话),从极端的内部同性别凝视的对立(女主角家里三位女性,父亲开场暴毙,男主角家中两位男性,母亲无踪影),到一种重复双性家庭的妥协(荒谬的婚姻),再通过一种对于育儿的麦克芬或偷孩的复演(孕检和打胎,拯救被偷走的孩子),重新构成一种危机之下的对话。“信任”这个标题不仅是高度的反讽(本该相信的人从不可信:家人,媒介亦是:电视惨遭痛批),更是一种处在边缘时刻被恢复的黏性。诸多现代主义的构图复演着杜尚的Ready-Made和波普重申的日用品,唯有哲学和物理书籍去平衡这种荒诞。
手榴弹狂暴理工男和任性弑父高中怀孕少女的共同成长。危害人类灵魂的邪恶电视,至少能麻木不断妥协的个人原则;残破的家庭关系就像老旧留声机上的老旧黑胶唱片,不断卡碟,但脑海会自然补完每一首歌。浪漫诗意动人的HalHartley童话
HalHartley這部的確較好看,掙扎墮與不墮的怒女、糾結入世與否的憤青、武裝心房的深閨母和威權父、彷彿留下光明的結尾---感覺像極簡冷調的廚房水槽電影。(也許就是沒那麼叛逆吧!)
很仙气的一部,属于创作者只在青年时期才能完成的作品。看得出戈大爷对他的影响
嗲和后搖(居然1990年)......每一秒都感同身受......我跳下來,你會不會接住我......
magnet:?xt=urn:btih:bf2f1158e3a2539b16f78e025564b08078604bbc&dn=Trust.1990.1080p.BluRay.x264-HD4U
即使趣味上对讽刺喜剧式类型人物处理非常不喜,也不得不承认台词和剧本写得真的蛮厉害。
良心
写实的电影语言,非写实的人物写作,具有太出挑的自反视角,生命的智慧“从天而降”,本该是情境的则退化为背景的,人物离开了现实的土壤。
「信任與崇拜,比愛情更重要」順便也應證了《我的解放日記》裡美貞的愛情觀。
很喜欢
我依稀觉得男主像脸庞微发福版的小乔
+这可能是我今年所看过最喜欢的电影了感谢友邻翻译
貌似老美在90年代初拍了很多类似亲子和人生观的励志片,小成本,所以性价比很高哟。
喜欢不可理喻和不言自明的部分,比如高台玩命的信任和恰逢其时的相遇,仿佛戴上了钴蓝色偏光眼镜,过滤了空话废话,对主题的直视刚刚好。正与哈特利的电影热恋中,怎么看怎么兴致勃勃。
概念化,在表达上建立惯常情感关系中的抽象思维,但对表演状态的处理不统一使得抽象性不够彻底。
纯真质朴的80年代生活!喜欢
气质太独特、太迷人了。关于父母与子女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关于尊重、欣赏、信任与爱情之间的关系,关于社会洪流与普通个体之间碾压式的冲突,关于独立女性的自我觉醒,全都通过一种鬼灵精怪又充满诗意的方式展现了出来。这还只是看过的第二部HalHartley的作品,感觉挖到宝了。
爱情的内核是信任?信任的内核又是什么?霍尔哈特利的电影,很有个性节奏和喜感,话多但不罗嗦,简单又不肤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