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个好结局。当年外省人欺负本省人,今天台湾人欺负外劳。法务部长最懂政治,最高法官操纵规则,检察官欲惩法外恶,公设辩护人对审判最认真,穆斯林女佣解开头巾,富二代信念贫瘠,女朋友外强中干,老渔民困于大海,未成年提前成年,富人不易被误判,穷人支持死刑。荒诞才是现实,holy妈祖。
反抗不是拒绝合作,而是拒绝同化。
Holy妈祖,所有杀戮都是一样。用死刑废除死刑,把政客的虚伪讽刺得淋漓尽致。八尺门的辩护人讨论的issues包括:1.死刑存废2.少数族群的生存困境3.外籍劳工的处境4.理想与现实5.民主多数决6.司法独立性7.行政权对司法权的影响8.资本对司法、行政的影响9.海上劳工的权益保护10.裙带关系11.非法捕捞等等。每个问题都很尖锐,但仅限于本片的语境下讨论。
节奏有些慢,剧情中规中矩,没太大亮点也没太多问题
holy妈祖杀掉一个人为了废死放过一个杀了不知道多少个人的集团6666
我们允许被讨论和想要讨论的内容,已完全不同。
台剧真的给大陆剧甩好远
看得我一整个大震惊!台剧进步了我知道,但已然进化到这个深度了吗???以一个印尼外劳杀人案件为杠杆,撬开司法系统乃至整个政坛和社会民生现状,编剧真是相当敢为且十分用心,将推理过程巧妙自然地与废死热点议题结合+公辩人阿美族的身份(夹绕带出原住民的生存境况)+通译印尼女孩所受遭遇(折射外劳身处的恶劣环境)+党派内以废死为政治博弈筹码而调动、操控司法进程和民意走向,每个议点皆可做足文章,能面面兼顾实在不易,佩服主创能深挖至此,真是让此地望尘莫及啊!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宏大主题之下小人物的情感幽深之处也描摹得很动人,非二元对立的人性刻画真实残酷,各种算计充斥之余,仍有人性的高光,仍有坚持追求真相的理想者。
执行后我才明白陈令秋那句“不杀,就不能阻止继续杀”是什么意思😢
啊,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好的电视剧应该是这样的片子……
只要给民众想要的,他们会忘记什么是自己应得的。
“不杀就不能阻止继续杀,如果必须杀,那就要选择一个最好的时刻。”所以审批了,然后改变民意了。可是之后呢,民众依旧是政治博弈的棋子,富人依旧为所欲为,底层人依旧互相碾压,莲雾们走进社会,被塑造成一批陈令秋,继续以“最恰当”“最睿智”的方式管理这个体制。审判为了废死诉求,为了渔业出口,为了政治资本,为了经济帮扶,但始终不是为了被告。
设定不新鲜,老油条心里门清,小菜鸟一身正气,但是近几年台剧都是从一个案件或者一个社会现象入手去讨论更深层次的问题,就如同这次,人权和民意究竟孰轻孰重。
首次关注这部剧,是因为海报上那个异常炫目的红色大写“人”字,果然,这次台湾影视抛出了废死议题。节选几段可谓戏眼的台词——“你知道为什么你还在这个位置上吗?因为换掉你,也是取悦群众的一种方式”;”只要给群众他们想要的,就不会有人记得他们应得的”“你想改变的事情,在体制里,反抗,不是拒绝合作,而是拒绝同化”;“真正的邪恶是平庸,是认为自己可以置身事外,是不愿意为了正道而放下执念的人”
还得是湾湾,真的很敢拍
“一个人要有多幸运,才能像诸位一样,坐在这个舒服的位置上,认定这个世界十分温柔。”
我看过的最佳台剧,也是我第二部打五星的台剧,上一部是《我们与恶的距离》。这部剧比社会影响力更大的“那部剧”要好很多,比《我们与恶的距离》也要略好一些,希望下一届金钟奖能把最佳剧集最佳男主和男配女配都给了这个剧吧。看这几部台剧的最大感想就是,两边的社会差距越来越大了,我猜这边的很多观众未必会理解那边的社会上正在讨论什么问题,比如这部剧的主题,死刑问题。我在微博上尝试着讨论过这个问题(并推荐了台湾张娟芬的《杀戮的艰难》,结果被骂得狗血淋头。也许,先有更多的人能理解《不完美受害人》再说吧,这都很难了。
最后一集绝了,还能说什么,近几年对岸的影视发展,已经不能说是远望,而是仰望了,庆幸华语囊括的不只是而今脚下的这一片土地
看到最后真的只有一句holy妈祖了
陈令秋的人物塑造甩了大陆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