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烈的实验电影
取消背景,時敘調換(意識流),望往畫外,敘事者,風格更移,重覆。
通过形象来表现没有形象的东西,激情。
2011.07.03.明顯的先鋒和實驗特徵,盡可能的淡化故事脈絡和背景,情節上具有極大的跳躍性,側重於感覺和心理體驗,各種臆想的混雜與重複,故事性的消弭加上處理方式的過於晦澀和隱喻性,使得影片充滿了意義指涉和暗示,以致難以理解。
读福柯的时候看
disembodiedsoundasanti-bourgeoisetiquette.Lesbian
少女你再美丽也架不住有眼无珠啊!
几个女演员主演的歌剧实验电影,色彩饱满,抽象前卫。虽然间或有文字出现,故事仍不甚明了。当然,情节本来就不是它的重点
如果我有钱我也叫一群毫无演技的外国群众演员来拍片,来点高端的歌剧花腔,来点古典乐,打光弄得故弄玄虚些再来点意识流来点表现主义。肯定也是如此荒谬又具实验感的无聊至极还带着点可笑和表现主义的虚无(假)
对于这种完全看不懂的电影,在评论完全懵逼的时候,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端人士福柯已经在批判这种低水平弗洛伊德学说的“萨德主义”了(比电影还难看懂的是评论):施罗德做过的事情根本不是萨德主义,这只不过是身体的减速、增生、对身体碎片极细微部分的所谓自主热衷。人体的层级、定位、命名、器质正在被解构。其实在萨德主义中,器官的真实状态才是他迷恋的对象,而现代电影中人们让肉体脱离自身的做法反而摧毁了身体的有机性,舌头不再是“出自嘴”的舌,是一种无法形容、无可利用的东西,不在欲望的所有之列
貌似一直对德国实验无感......对此人的背景不了解,所以也就最后唱到死是完全明白的。
很美,挺好听,别的没了,纯感觉电影,看完截图不少。
著重的點不在於劇情,故事的安排不在於理解,而是畫面片段的美感,像詩一般。
爱死了……
看不懂的都说好
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