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的精品之作
北影厂拍的上海姑娘,海报上的赵联更像是冯喆?……为了消除世人对上海姑娘的偏见而有意突出了女主角白玫工作上的认真负责专业精神,并先后以两任工程乙方男性代表的分别两个方向的失误来反衬其形象,甚至于爱情线上也拒绝圆满,让陆野从近乎单相思到送站难得一面?这样一面倒的叙述方式已经显露出了女权本位色彩。
“你这是凭什么呢?——我凭的我的脑子,我凭上级的指示,我凭是我的经验,我20多年的工龄,而你凭的是什么,不过是上了大学,多念了几年书而已,我也是公民,同志!”这隐含了电影揭示的主要矛盾——上海来的大学生技术人员和普通“熟练”工人的矛盾,这是十七年工业题材电影的常规设置。奥逊·威尔斯式的蒙太奇在电影中有几次出彩的使用,上海姑娘出场,陆野等人从楼上观望,录音机里传出声音:“这几位不速之客,是从大西洋彼岸来的。”白玫不断拒绝陆野的欲望视点,并造成陆野的去势恐惧。影片的结尾也不是西部片式的男性主人公扬鞭而去,而是女主人公白玫踏上了去往西北的火车,而作为被动主人公的男性陆野成了火车站的送别者。其中不仅可以看到穆尔维的“好莱坞式的凝视”的反题,而且也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新电影与男性压抑的关系。
政治正确:1)男主和女主为客观问题而争吵时,女主总是对的。2)如果女主错了,这一定是日本电影。#世间事大抵如此#
狭隘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必然要犯大错误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