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略差啊这是为什么不怎么让他们说话的原因么
父母辈抹不去的文革记忆和ABC女儿的文化碰撞,一代人受的创伤又不知不觉地在影响下一代。几代人的命运,黑龙江农村和芝加哥交织在一起,难得的对话。只是一切都欢喜的结局好像有点突兀,历史和现实,代际和文化的差异,真的就这样在家人团聚,在奥运会的烟花中消解了吗?另外作者的英语虽然有口音,但是非常soothing,文字很简单,但是催泪。
主角的父亲文革期间被隔离在一个地方长达3年家人不知消息,我想起我姥爷在自家那栋房子的某个房间被隔离半年,家里人一点都不知道下落。但是明明可以拍很好的纪录片为什么要用连中文都不会说的人来演绎
对个人而言触动很深。最亲密的家人之间,那种心里上的距离和断链,最让人难受,假装无所谓不会稀释痛苦,与其逃避,不如硬着头皮,努力沟通。
小哭了几下
面对面采访内容作为旁白,几乎是剧情的唯一体现。作为一个表现历史的写实“纪律片”,有大段“情景再现”可以理解,但演员表演太不自然又痕迹过重,表现不出那种非常时期遭受迫害时自然的情绪张力。不知如何归类...PersonalDocumentary?还是根据Memoir翻拍Narrative?
三星半,小成本独立电影,演员就是个意思,估计随便抓来的。主人公剑平的声音好温柔舒缓,就慢慢听她讲文革中的奶奶、爸爸和妈妈,几处鼻酸眼热。奶奶是小脚女人,就觉得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可能明清)到76年的历史,怎么这么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