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中国青年面貌,戏剧是癫狂的,人生是疲惫的,所有道路都通向生活。
从此记住了牟森这个大忽悠的名字,还好意思说“我对他们从一开始就不满意”“我从没答应过他们什么”“我一直是很清醒的”,“他们和我不一样“,洗不白的,你就是利用十四个年轻人的梦想和激情成就了自己。片尾呢喃疯狂的三人,围观的困惑呆钝的村民,旷阔的黄土背景,合成一出天才的戏剧。@cuhk
曾经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蒋樾在95年拍的,中国独立纪录片开山作之一。此片的文学顾问有两个拿了诺奖,其中一个在法国,另一个在监狱。像是自酿白酒,粗糙,但是后劲很大。甘肃大妞是高潮,段雪渊执拗而有灵气还带一点攻击性的眼神难忘。
到田野里去,去播种,去收获,有疑惑的时候就去挖一个坑,来年可栽一棵果苗,疑惑多就种得多,别害怕,哪怕你的彼岸只不过是他人眼里的苹果园。
“中国新纪录片运动”补课,前半部直接电影、后半部真实电影的结合。“《彼岸》是属于牟森的作品”。在我们这个时代实在不该对艺术抱有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
这是在冯远征和牟森口述中,吴友光镜头下反复提及的先锋戏剧《彼岸》。不明白为什么要召集一群农村孩子花四个月的时间来排一部先锋话剧,继而又彻底否定他们每个人都将星途暗淡…仅仅只为了一次不明所以然的教学结业作业吗……也许就像这部戏的台词一样,那是永不会抵达的彼岸…
这就像一道魔力的门,当它被打开,就很难再关上了。距离当时已经差不多20年了,很好奇如今已经步入中年的他们,是否还记着曾经痴迷梦想的感觉。
乌托邦式的教育不能帮助你在现实中更好的生活,只会让你有更大的落差
一出意图解构乌托邦的戏剧,也意外地给一群怀揣明星们的孩子们建造了一个新的乌托邦——当然,乌托邦在四个月之后就粉碎了。看到了很多人的青葱年代,牟森、吴文光、于坚、戴锦华、张颐武……
有没有彼岸,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乌托邦,不如说是人生多一种选择。很喜欢种苹果树的男孩,他既实现了苟且也实现了远方。他们自己的话剧看我的想笑又想哭,happy-sad。
三十岁后的理想主义,才不能算作是廉价品。
上班睡觉吃饭不做梦
感觉就是一场谁都不相信的装B的作品,冗长,无意味,痛苦,谁在戏内就错了
独立纪录片还是90年代的这批好看。看到17年前的电影学院,那时戴锦华还在bfa的文学系任教。那时的文艺青年才是货真价实的文青。片中的两个女孩,一个现实一个理想。牟森其实很不懂教育,虽然他总是在批判中国的教育现状。
年轻的筋骨短暂的闪光,对那个叫段雪渊的女孩念念不忘。所有梦碎的故事都一样,不管是不是乌托邦。
不过是参加了一次夏令营,不要看那么重,你没有那么坚强,也没有那么脆弱
戏演完了,有的人在歌厅工作,有的人蹬板车推销方便面,有的人在夜总会,有人在乡村的旷野上排戏,有人种果树,有人是受伤后再无音讯的特技演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手法平稳就好,故事本身的故事就很难过。
事实证明艺术资本共同体是有多么重要。...实验戏剧肢体去解构乌托邦的过程不就是在建立乌托邦这个问题老师们也没有想过吗十四个学生很有灵气现在的实验戏剧也不过就在农村搞个燃烧肢体行动剧场吧.....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