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很长,花了几个晚上才看完,不过还是值得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描写南军和北军都是一视同仁,没有偏颇。
这部片的名气很大呢,怎么会看的人这么少。个人看的版本是148分钟,和公映版比几乎是剪掉了一半的剧情。有点地方叙述模糊不清,分辨南北军都不太容易
美国人用一次“关税战争”完成了殖民地独立建国(法兰西两肋插刀力扛英国间接导致王朝覆灭),用另一次“关税战争”达成了国家统一并确立了“普世价值”的核心主旨,其实转化过来和中华大地上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是非常相似的,只是他们又多了个自由之精神和信仰之坚持(民有、民治、民享),体现在具体事物上可以参看“葛底斯堡阵亡将士公墓”,南北双方的阵亡将士获得了同等对待,幸存者在战后也未遭受大规模大清洗运动的迫害(对比超级大佬托洛茨基被暗杀,"红军拿破仑"图哈切夫斯基被枪决等)。影片的视角很客观,并未偏向于哪一方,比起天朝的量产钢铁侠横扫一切全无敌的大型团体操表演要客观许多。在“爱憎分明”的“仇恨教育”的引导和灌输之下,许多人连自由(自主)思想的能力都失去了,这个才是真·悲催。
270min的加长版,比起《众神与将军》里的几次战役,对葛底士堡的战役背景熟悉得多,不知不觉间竟然完整看下来了。也许是美国史上动用志愿群众演员最多的一部电影,虽然组织调度起来困难,场面难免显得有些混乱,可这排队枪毙的效果还是CG来得有质感的多。史实还原高,可惜对北军高层的描写太少,8分。
2004/1,NewHaven,下载
表演场面都是史诗级的。影片闪现着人性的光辉,反正坏的一面,完全看不到...美国人也是很会掩饰啊...算你牛
四个多小时.我略掉中间一半的时间.或许导演要述个完整的.就电影来说就算是史诗也不要那么久.
分三个晚上看完,堪称对南北战争最经典的荧屏刻画之一。叙事视角大体保持着双边平衡,但对南方将士的描绘更加立体,可以看出对其寄托了更厚重的历史悲悯。全体卡司的表演极为出色,即便是一两个镜头的配角也栩栩如生,完美复刻出时代的质感。个人最喜欢的片段是LittleRoundTop一役,JeffDaniels贡献了小金人级的表现力,配乐亦恰到好处地将气氛推向悲壮高潮。此外的其他各桥段及人物塑造同样可观,四个半小时的观影可谓一种享受。当然本片也有一些遗憾:战争场面调度有些凌乱而力不从心;部分剧情稍显拖沓;文戏普遍以后见之明人为拔高,等等。尽管如此,仍不失为一部富有感染力的历史题材佳作。
9分。4个半小时。史诗作品,豪迈配乐,气势细节都很棒。片中不乏哲理性台词,或激动人心或耐人寻味。这场战争双方各自坚守自己的信念,参战的军兵不乏各行各业的精英和贫民。博弈双方又不乏兄弟好友,这就是内战,自己人打自己人。无法忽视的胡子,片中的胡子真是千奇百怪各有特色。
看了一个多小时,才分清楚大胡子们;原来冲锋号和熄灯号都是美国人弄出来的;Lee感觉很业余,Longstreeet很牛逼。
片长271分钟,4个半小时,真的很长。……南北战争转折点葛底斯堡战役,一段真实的历史和人物,战争场面拍的真不怎么样,但人物塑造和气氛烘托的好。……战争场面截取了3个,骑兵战斗没有表现,实际上,战斗结束后,马匹的尸体就有5000。……《阿凡达》中的反派史蒂芬朗扮演皮吉特将军。
7.0【271min】看了一个月。更多以南军视角描绘战争,以歌颂的方式刻画南军将士或许是属于南北战争的主旋律,渲染战役重头戏皮克特冲锋这一悲壮的大失败调动观众的悲悯之情,在这场看起来只要最高指挥官不一意孤行就能避免的集体自杀之前甚至不忍心看下去,但是真到战争场景,场面却并非很有感染力,或许是十九世纪的作战方式辜负了电影,然而突然想到苏联《战争与和平》,又觉得还是水平不行。而文戏则是以一种后知的视角回望,甚至台词都明显如后来人所写的而非当时人口中应说的,最过分的是,无时无刻不在激起你感情波澜的配乐,规模甚至不逊于战役本身,太让人厌烦了。
战争的漫长与残酷、荣耀与关怀,还有那种最真实的无人掌控全局的战争不确定性都拍出来了,关于内战缘起表达得也很平衡,可以说很客观,州权利与联邦权利的对抗这场战争过后也没能取得平衡,但我们不能抹杀历史。这场战役是内战的转折,但它没有提供一个非黑即白的历史观,反观当下美国抗议的过火行为,只能感叹某种倒退。
罗伯特·李,率领“叛军”反抗联邦的败军之将——"perhapsthemostbelovedgeneralinAmericanhistory"
美国内战主旋律片,太长了,制作还算精良吧!
线列战术时代的最后一场大型排队枪毙,南方人说我们要捍卫生活方式的自由,北方人说我们要捍卫黑人的自由。
空有史诗的野心,却无史诗的气场——但至少展示了什么是有礼节的战争,南北破裂但永恒的兄弟情谊让人动容
givemelibertyorgivemedeath
4个多小时的篇幅实在太冗长了,毕竟你也没啥特别充裕的细节要讲。第一指挥官李仗打的这么呆,还被士兵拥护,南方还能不败吗?打侧翼打侧翼还是打侧翼,想出奇兵直取中路,结果踢到铁板一块,在对敌军完全不了解且对方占据有利地形的情况下还要主动进攻,我只能说这送人头干得不错,操作是相当迷。这么大一次战役复杂的一面完全没呈现出来,只出来看出来点他们的勇气。这一仗南军打的蠢,拍的更不怎么地。
节奏很好,虽长达4个多小时,但不觉无聊,并不避讳战争的血腥残酷,也不吝于表现军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视角并不只偏于北方,事实上对邦联的正面描绘更多,当你看到众人激动地向李将军欢呼握手和请战,很难不为此动容。甚至我觉得拍得更好的是文戏,从士兵到将军,无不体现出南军的家园归属感(强调为弗吉尼亚而战,反感外部势力左右弗吉尼亚),也体现出北军的理想主义色彩(但我觉得太过理想化,电影中对军官与士兵关系的描写也非常理想化,南北都如此,南军尤甚,我觉得开头那段逃兵体现出的隔阂可能更符合当时战场实际),而这种观念的巨大鸿沟甚至影响到了今天。虽然电影中每每感慨同室操戈,但不同理念又紧密联系的人,不是最为彼此恨之入骨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