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中国,多一个孩子不是多一个奴隶吗”
一百二十年后,只有康有为,再无谭嗣同。袁世凯倒是层出不穷。
这样的中国,多一个孩子不是多一个奴隶吗
这样的中国,多一个孩子就是多一个奴隶。
这样的中国,多生一个孩子不是多一个奴隶么!!!
勉强及格。和李翰祥的清宫戏及《一刀倾城》可以对照这看,主题上的诉求和立场都差不多。这部从谭嗣同奉旨进京讲起,到人头落地结束,变法之争也是年轻变法派和朝中耆老两代人的竞争,慈禧和那些老臣一遍遍念叨“祖宗成法”,不禁让人考虑本片和改革开放的背景有何关联。清末的场面铺排的挺好,外景里加入了众多细节,像黄河难民堆里那些脏兮兮的赤裸孩子和死去的小脚老太太,最后搜捕变法派时,混乱的街上有个乞丐在骑兵的脚下捡碎西瓜吃。剧情对于谭嗣同等一干人的天真鲁莽、民众的苦难与愚昧等都有所涉猎。但是这样一场中式的政治纷争,表现的还是过于简略了,比如袁世凯的背叛,谭嗣同刚找他聊完,他就火速找荣禄泄底,到底是什么样的利益考量促使他做出这个选择?这些信息表述不清,整个事件免不了停留在口号式、模式化的表达上。演员偏老但演得挺好
中央六套放过《谭嗣同》,被捕前谭嗣同与妻子诀别,谭说“告诉后来的人们我为了什么而死”,谭妻说“可是我们还没有孩子”,一向强硬的谭嗣同一下子哽咽了,说出了最绝望的一句话“这样的中国,多一个孩子不是多一个奴隶吗”。
这样的中国,多一个孩子不是多一个奴隶吗?
谭嗣同被砍头后,官至光禄大夫、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的老父亲谭继洵写下这么一副挽联——谣风遍万国九洲,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
我本来担心老电影会不会太过于脸谱化不立体。可是我忘了老电影也有后世没有的精华和伟大。那就是坚持人民史官厚重踏实。谭嗣同在黄河边上看到百里难民风光绚烂的那一幕再也看不到了
这样的中国,多一部这样的电影不是多一部禁片吗?
在那个年代绝对是大制作了,场面够大镜头也很稳,那时候的环境还是好啊,现在是拍不出来这种历史剧了。其实也能明白当局为什么不会让这样历史出现了,尤其在这个国度,历史不就是一直在重复么?“多生一个孩子,不就是多了一个奴隶么”,放到现在是不是可以说“多生一个孩子,不就是多了一颗韭菜么”。
“这样的中国,多一个孩子岂不是多一个奴隶吗?”
谭嗣同欲以颈血殉道,以此唤醒国民,但百年后的后世子孙还是那样的麻木愚昧。不是我们天性如此,乃是强大的威权统治从来就没打算让你苏醒过来!但是我相信民智会有觉醒的那一天!
如果戊戌变法成功,历史将会怎样?
别的不说,居室布置真的不错,虽然是清式的。
《谭嗣同》这个片名设计得极好!虽然世人皆知主人公经典名言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可参考戊戌变法的史实和六君子的命运,其事迹好像更贴切于另外一句同样豪迈的名人名句“我以我血荐轩辕”:我(谭嗣同)要用我的一腔热血(端正红字配断续红框好像血线)去报效国家(背景为紫禁城太和殿)。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可以说在那个年代,是传记电影中史诗性与影像本体兼顾的作品,历史人物并非依赖“说”教(例如通过旁白议论或革命人物进行论说),而是回归视听本体,展现一种视觉的“惊醒”,一种揭示。虽然旁白仍然不乏“挽救民族未亡的志士仁人”“戊戌变法可歌可泣慷慨激昂的最后一幕”这样对人物的直接评价,但根本上仍是尊重视觉本体的,和四代五代的电影语言现代化探索相一致。例如当慈禧与光绪、大臣处于同一场景时,慈禧用贴脸特写而将皇帝置身于慈禧与李莲英之间的后景,以表现其所受胁迫状态;对于黄河两岸难民群像身体直观呈现,又如《一个与八个》般粗砺写实;结尾将谭嗣同妻子手写血书与官员用红笔划掉死刑犯名字相对比,并最终将志士头颅之血撒满整个银幕,像红高粱那样通过纯粹原始的生理反映,唤醒人,激励人,而不用言语或德行来说教,而只有“死”。
这部1984年拍的片子现在看起来仍然非常具有感染力,现在这个时代真的没有这种片子的空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