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意思了,又有生活又有戏剧冲突,把一些挺老套的桥段用得自然又大方,甚至还有爱情戏,既有青年的傻气与耿直又有中年人的青涩与可爱,真是难得。补遗,2021.1.16“珍藏”中国经典影片站青岛站看。
7.0/10【CFF2021第四场】在当年意识形态收紧的背景下,至少把歌颂式喜剧做到了最好。
劳动人民的欢乐颂歌,质朴真实且趣味无穷,真正到生活中去,从生活中来。开头结尾的画外音介绍+角色直面镜头说话,仿佛记者采访式的手法,很先锋也很贴切。片中喜剧笑点基本都是采用观众全知视角来看角色间误会产生的,高潮段落更是把要发电机和老站长成亲两件事不断地一语双关,实在是妙。扮演铁英的女演员很好看,既非传统革命式,亦非文艺娇柔式,完全是落落大方的新女性青年。PS.这部竟也是时年36岁的黄宗洛大银幕首秀,扮演个没赶上火车的旅客。
那个年代特有的清澈透亮,每个演员的表演都在肢体而不在台词。黄宗洛,黄素影客串
堪称十七年里的一股清流,比较单纯的喜剧(也歌颂生活但没有宣教)。笑点满满,虽然就是一招技巧用到底。可惜人物普遍扁平,有反差的(老怀表)在塑造上也比较粗糙,搞发电但主力小发明后来直接就消失了;坦率直白的女青年挺好。第一次看重回上海之后的韩非,四十多岁演起青年来也不怎么违和。
情节设计和节奏都很熟练,搞笑情节也不错。在当时的环境下,配合政志风向,丑化知识分子。
赞
意外之喜哟~~顶着旅途的疲惫、春天的风沙和三十二年的犹豫不决,疾奔40分钟到小西天“赴宴”,再遇惊喜!这部影片作为五月片单之中的四史教育主题影片,供应了超出时代预期的价值。“人镜交互”仅在英版与美版《纸牌屋》见过,却领先英版长达二十八年,太先进了!镜头运用同样可圈可点,大胆而细腻,长镜头简洁、干净,值得学习!最棒的一点领悟发生在段志高与老怀表的“冲突”之中,新与旧、少与长、快与慢的对比,让本无二元思维支配的我,在更加贴近的地方进行了更加深度的思考,颇觉启发。
在政治斗争腥风血雨的时期出这么个片子,不容易啊!
回溯时光
1962年,好片
在螃蟹乱窜的河里女青年(铁英)大声的表白“我喜欢你”;错中错的喜剧设置;打破第四堵墙;资料馆大厅观众反映极其热烈(无数次笑崩溃)。不容错过的华语喜剧经典。
喜欢哎~!
把我们带进了那个时代。
从头至尾的感动。劳动者之歌
8,真是笑翻天这个,里面的笑点不知道被多少后来的小品借鉴。就这个电影来说赵子岳和凌元的表演要强过韩非
抛开那些时代的假大空不谈,挺好看的电影。
当时电影的笑点和精气神是现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永远达不到的。太喜欢了,韩非的表演真的是无比可爱,开头结尾的采访形式也非常厉害了。超级喜欢。
用心打磨出的顶级喜剧,一曲劳动者的赞歌,具有超越意识形态和时代的魅力。70分钟讲清楚十来个人物、两条故事线和两条感情线,镜头设计和道具设置妙趣横生,表演生命力十足。而且还有花猫,有小猪,有狗熊!
大方向还是主旋律的,细节还是挺逗的…男一太像冯远征了有木有……@资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