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节奏很慢,这是对的,符合瓦拉纳希的时间。人物也不时吟诵赞歌,偶尔吐露诗一般的对白,然而刚想赞美这种如孟加拉诗词一般美丽的感觉时,就会嘎然而止。导演似乎想要在短短119分钟里展示瓦拉纳希的复杂,甚至印度的复杂。但却没能做到。结果自己也像主角一样迷茫散乱。似乎在讲生死,似乎又在讲新的湿婆毗湿奴神庙大道拆迁引起民众不满的事,似乎又在人们想要逃离瓦拉纳希这座没有希望的圣城去生活迥异的德里大都市。。野心勃勃却没能把这把戏玩好,把故事串起来此起彼伏。最终我想在家门口找点远方,虽然看到了manikarnikaghat,Gangaaarti,Bluelassi,听到了Ramnaamsatyahai,但总感觉这既不是旅行者的视角,也非当地人的视角。总之就是这样。有几段还是挺美的
导演没有掌握好叙事的线索和节奏。虽然想拍成自然主义影像,但是完全没有找到自己的风格。没有故事、也没有风格,这就很难看了。
影片拍得意识形态十分模糊,让人看完有种违和感,但是其讲述的时间在2021年印度还在新冠肺炎的阴霾里这一时间点,让人反思:佛教的轮回看起来像是一种无意义地循环,但是轮回中不仅仅只是因果报应,洒红节下的死亡是更是生命所经历的一场关乎于情感堆积与救赎的大事件。
印度贾樟柯?
想表达的太多,表达出来的太少。
贝拿勒斯的悲喜事,从旁观生死到体验生死,摄影师的灵性成长记
好看无雷,不是旅行者的视角挺好,让我们看到当地人的生活和状态:除了沐浴,烧尸,吃酸奶,他们也有烦恼。
好巧不巧旁边坐了一对印度夫妇看到疫情和城市更新前的瓦拉纳西他们沉默和低头抹泪;不知道为什么要在票面上把它翻译成灵魂摄影师或许和有的人逃避死亡性失败或平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