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號與狗(2011)
- 标签: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吴其育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作品是一段行經核能第一發電廠而產生的聯想,中途經過了已經荒廢的夜市、核一廠的排水、有巨大狗公雕像的十八王公廟…等,這些不相關但是事實上在地理位置上相連的事物,在行走過程的拍攝中先製作出了影像,再透過各個影像片斷來想像這裡發生的奇怪故事,把核電廠、荒廢的夜市、流浪狗、地方神靈這些不相關的意像綁在一起,曲解也重新連結不同議題的關連。...

-
- 主演:
- 类型:
- 传记
- 地区:
- 暂无
- 评分:
- 1
- 简介:
- 「老师,那个现在已经不是我的志愿了。」“没有关系。我们随着时间长大,志愿也会一直变的嘛。”小学四年级的作文里,我写的是长大了想当北京市市长,现在可真不是「我的志愿」了。但在我仅存的记忆里,当时有那个志愿的原因大概是可以穿着锃亮的皮鞋在大理石地板上踏出哒哒的声音,这样看来我的『纯情青春梦』好像从来没有变过。妈妈说那篇作文她跟老师要回来一直收着呢,以后还给我。...
- 评论:
- 非常喜欢小时候的部分,一家人的温馨和亲爱体现得既浪漫又真实。不能理解的是从小有点没心没肺的女主是怎么成长为一个别别扭扭的女人的。成人之后的陈嘉玲到底是为什么不愿意结婚?是什么让她想要成为cosmopolitan woman?这些问题没有解答,以至于整个剧的女权主义缺乏内在动力,似乎只是为了女权而女权。
- 它最终导向的还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家园回归,假设有一个地方永远向你张开怀抱,且里面的家人仍能畅通无阻地和你使用同一套语言系统,真正的接纳和包容。残酷的现实是,共同的语言系统在成人离家后难以寻回,这不仅是我们与父辈,也是父辈与他们父辈的共同命运。也许的确有一个地方是随时随地可退守回归予取予求的,我称之为回忆。如果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家庭,一个人的人生会柔软很多。最后二十分钟的大团圆,的确温润了干枯的心,母亲接纳儿子的心路历程在在是叫人心向往之的爱的证明。而都市里那些无路可退的陈嘉玲们,人生半途想转身清零的出路在哪里,哪里能觅回童年时那间不敢踏入的闹鬼屋,并亲手刷成自己的童话梦?于是我份外惦记那些下落不明的女子,坚决拒婚的姑姑,偷写情信被毒打的阿娟,她们后来如何了?可有获得与之匹配的自由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