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故事稍嫌沉闷,中间那一段日军头目冒汗接电话的montage处理不错,对于八路军中间的内奸刻画也比较新颖.黎明前的黑暗和五更寒不能比。劳动人民只是假意不理。
歌声响起好熟悉,“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不怕风不怕雨,包后路出奇兵,今天攻下来一个村,明天夺回一座城......。”朴实亲切。台词中出现最多的是:群众!感动!
202305#山西卫视冀中最困难的阶段,尤其开篇写实的镜头比较多了。老妈妈的演员一出现我就听出来了,里坡也是,极有特点。剧情里有个漏洞,土地庙里的地道口被伪军看到了,既没有伪军循着下去搞破坏,也没有区小队补救给堵起来。
拍得很真实
小时候没看完的电影,里面的调子,过去许多年,我一直记得。礼拜一到礼拜五,脑子根本转不起来,只好看简单易懂的老电影聊作娱乐。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种边看边打鸡血的感觉。故事讲的过于平铺直叙了,缺少曲折性,没有真正拍出抗战环境下的艰苦和复杂。
本片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创办后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同时也是该厂第一部抗战题材作品。最早在大银幕上使用著名抗战歌曲《到敌人后方去》,最早在剧情中表现“地道战”的内容,甚至最早出现日本鬼子“米西米西”的专有“方言”;因此,影片实际上成为更多后来同类题材作品的范本,当然也算是红色经典系列中的重要作品……
里面老乡保护伤员的情节和我爷爷当年在房东老乡家养上的情节一模一样,鬼子和汉奸来抓伤员,房东的女儿也冲上来砸爷爷的肩膀说,你瞎说什么你怎么是八路军!!
看过却记不得的尴尬电影。
后半部分地道战嘛,严寄洲演个鬼子,郭筠和陈立中夫妻两人出镜,高保成的第一部电影,儿媳妇是闪闪的红星冬子妈。
主要演员可能是话剧团演员不十分熟悉。生活气息较浓,台词生动。好多场面、情节与《小兵张嘎》、《地道战》里的相似。
故事沉闷点,但是有些生活气息,后面的地道战没有展开。
看过留痕
群众和游击队智斗狗汉奸。
战争
王苹好的,但十七年电影被话剧捆太死了,依然基本照扒。。
🏀🏆
政宣片,很符合那个年代文艺服务于政治的政策,。人物脸谱化,八路军都是伟光正长得也标致,鬼子都是凶神恶煞的。取景挺真实的,把鬼子的残忍表现得不错,就是配乐太吵了,人物转变太生硬,整体还行,以现在眼光看确实不行了
抗日战争,也没啥可以说的,前半段保护八路军那一段感觉还挺好,后面就……(1.他真的是我们的同志2.花姑娘3.暗度陈仓?)
有点地道战的感觉
毛泽东时代的电影在这必然是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