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再确切不过了,永远不会有另一个woodstock,这部虽然很水,但三天三夜的狂欢,混乱,放肆“这里是天堂”“在收拾场地时一切混乱的让我觉得会看到尸体。”想看李安那部
三星半吧,从亲历者角度来看这场音乐节,科普多点,不过深刻。
哭了真好没看过70那一版所以这一部足够打动
资料片+参加者访谈声带,面面俱到但是缺乏集中的视角,效果并不怎么动人。
peace,love&music.Itwasamarkincosmictime.时代造就了摇滚乐,时代造就了嬉皮士,时代带着所有好的、坏的一去不复返。如果能穿越,Woodstock是我唯一选择
我一定是生错了年代和地理位置。虽然现在是无法享受音乐节的老骨头,但对于那个反战年代年轻人对爱与音乐与自由与和平的追求无比的感同身受。很遗憾今年woodstock50没能实现…
从事项目管理的可以当做样本了解一下当农场主和镇上居民们一口一个”这些孩子们“的时候我也觉得自己还挺爱这个世界的"Ihavemy19-year-oldtoo"
和以往所有Woodstock的纪录片都不一样,这一部是从四个筹备者的视角还原了1969年的夏天,非常有趣。因为居民抗议而被迫临时换掉的场地,没来得及筑好的栅栏,大雨,泥泞,永远不够的食物,一切都是一团糟。在这样的乱糟糟中,却奇迹般地完成了四十万人心中最美好的限定回忆。去过MontereyPop和Woodstock的年轻人,真是让人羡慕啊。
没啥意思
就是当年的一群音乐节亲历者的旁白讲述而已,意思不大
Woodstock(1970)电影中穿插剧情的拓展(包括暴雨泥地、farmer演讲等原有的镜头),以及节前的筹划、医疗救助、甚至旁边hogfarm的故事,也看到反复提及的爱与和平、反战、裸泳等等元素,未太多提及音乐(但有JimiHendrix的电吉他让人目瞪口呆),更多的是对当年活动的纪念和重溯;
活着的感觉
aprettygoodintrotoahistoricalevent.
非尘世的三天!
看过。
一直对woodstock感兴趣但一直没有好好了解,这个纪录片算是一个开始。意料之外地有趣和感动,这么大型的event在没有雇佣警察的情况下无伤亡地安全进行完毕,期间遭遇各种危机但都因为人和人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关心而化解,也让这个event成为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符号。那一代人现在如何?在他们之后的新生代还有可能这样吗?真想回到那个时代体验一下啊。还有八十年代末的中国。
想想ultramiami散场走个几迈也没什么大不了吧。。。
Shero对世界充满无垠的爱byborn!愿每天都是情人节每天都是儿童节每天都是妇女节每天都是woodstock
如果要做有风格的纪录片,必然不是这个效果,可以把Woodstock拍得这么平铺直叙毫无高潮也是一种能力吧(笑这一次戳中我的是纽约州保守牛奶大王Yasgur先生和善良可爱共产版的曼森家族“Apleaseforce”TheHogFarm~ThesitelookedlikeCivilWarpicturesofbattlefields.IwasterrifiedthatImightfoundsomebodydead.Wecanchangetheworldfor3days,buttherestoftheworldwasn’twithus.每看一遍都会感慨,Woodstock制造出的三天乌托邦可能真的是空前绝后了。
summerof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