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FF25thBeirut的家鸽是巧妙的切入平民生活的角度与多重涵义的喻体,通过对它们的拍摄,历史与文化传统、润或留的黎巴嫩“传统”议题、经济危机的逐渐发酵都被囊括入影片之中,可过多的任务与他们对准镜头的口述挤压了探讨的空间,素材也缺少表明时间跨度的标志,很难去动态地理解这片土地上发生的问题。克制地将镜头更多对准鸽子或许是合适的解法,甚至像结尾那样采用鸽子的视角,尽管用无人机来模仿看起来有点笨拙。
6.11siff梅龙镇字幕真的翻译稀烂时间轴快快慢慢极大的影响了我的体验天台对于鸽子是一个自由的囚笼就像故事的主人公生活的黎巴嫩结尾鸽子视角遨游很有意思中段拖沓
A-/82|非常有趣的故事和角色,以鸽子比赛Kash为引浅谈黎巴嫩的社会和政治问题,虽然拍摄过程只花了将近2个月,但前期research却做了一年多,从电影中就能看出导演下了功夫。就是整部片看下来,小女孩那个角色实在有些可有可无,想讲的没讲出来反而成为了整个电影的累赘。拍的非常美,但导演说那是因为我们闻不到现场的味道哈哈哈哈哈哈。#2022CPH:DOX#
#CPH:DOX虽然看得有点脸盲,但是很投入的安安静静看完了。一部女性导演优秀作品。从底层人生活讲起,很有耐心的慢慢将焦点从个体转到国家,从底层平民视角看国家问题,(与《人民》中同样底层的黄马甲差异显著。)养鸽人与打渔人是社会边缘人,他们说出了很多真实的、有智慧的、扎心的话,比如“我养鸽子是为了忘记,”555...看了那么多动荡国家的纪录片,人民都是一样的,只想过love&peace的生活。鸽子,全世界通用的和平象征,却鲜有人注意到饲养它们的人,就像有权势的人忽略普通人民对爱与和平的基本诉求一样。影片另一重要取景地是打渔人带领我们前去的鸽子岩,片中这不是旅游胜地,而是自杀之地,不是因为海豹女人的诅咒,而是因为绝望。导演象征手法666。小女孩—我们的未来—戏份不多,但也不嫌少,恰到好处。
#CPH:DOX2022#Berlinale2023
作为切入点的“鸽子”乍一看有趣,实则浮于概念,取材和组织相当一般,甚至有点陈腐,中段也拖沓,制作的唯一亮点居然是调色还挺好看……同类型的RidersontheStorm强太多了。@SIFF2023(sfc字幕时间轴延迟不说,还把Armenian翻成了美国人哈哈哈)
3.3分
the25thSIFF
#CPH:DOX“NEXT”AWARD
比起焦虑贝鲁特,没那么焦虑,当然还是沉重我养不同颜色的鸽子,他们一起吃饭一起飞翔,和平相处我不想走到别的社区时把我的十字架藏起来,也不想别的教派的人到我们的社区要把自己的信仰藏起来你想离开吗?我绝望了。我本在1975年内战前有机会离开,我现在后悔了每次有人抗议后,领导者就会提高美元价格,他们这么做是为了控制人民我们会说,谢天谢地我们还活着,但要说我们快乐,那是撒谎空气中还弥漫着血腥味。我目睹了黎巴嫩战争,但没什么能和这次爆炸相比。粮仓被炸开了,起码鸽子还能吃到。鸽子是这场爆炸中唯一幸运的没有鸽子的城市不好看。天空中应该有鸽子我开始毫无安全感了,生活不安全了,我看到爆炸了,就像是末日挺羡慕坐后排的人吐槽该片不知想表达什么也很在意女孩也想养鸽子,但男孩们嘲笑她,叔叔也说不许。
屋顶天台,贝鲁特港口大爆炸前后的晨昏日暮,赛鸽人手中的鸽子无论是否被拔去羽毛其实都无法自由翱翔,但却可以成为失去这些希望的人们应对日复一日人生的精神寄托,转场的镜头也时不时透露出羽毛般轻盈的美感。
1.点赞女性导演2.艺术应该关注不幸3.养鸽子这件事想起了漫长季节里的秦昊不幸的人都是相似的黎巴嫩人尤其不幸
#25thSIFF,@上海影城,很拙劣,许多地方相当出戏
【CPH:DOX2022】IfIwereapigeon,Iwouldbeveryhappy.
@宝山万达从鸽子的角度去拍贝鲁特,轻盈,梦想去飞。
一座城市离开鸽子会变得丑陋。
焦虑贝鲁特和为了翅膀2选1我都能选冷的,真的服了我自己
黎巴嫩的人民的自由
SIFF2023第三场。1.音乐很棒2.看到鸽子真的会想到《漫长的季节》里的秦昊哈哈哈
最后一分钟的航拍实在是太美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