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伯格曼#比46年的处女作《危机》更早,这是伯格曼第一个拍成电影的剧本。冷酷的教会学校,从一开始到最后都贯彻了“折磨”这两个字,老师对学生、父子之间、恋人之间……最后反了过来,他给予最开始的老师折磨。结合自传《魔灯》里提及的上学部分,这绝对有他自己学生时代的影子,艰涩的拉丁语象征着压迫。只是这时候还不够准确,后来那些人与人之间折磨的剧本,那真是地狱。
这垃圾确实折磨…
卡里古拉最后对埃里克说的那段话,与当初的贝尔塔挽留埃里克留宿的时候如此相似,人与人之间的大部分关系都是在互相折磨,一次一次地颠倒位置,又一次一次地在黑暗之中沉沦。
1944年还有闲心和精力拍片子写剧本的人果然是纳粹党同情者。1934年16岁的伯格曼去德国过暑假,在集会上看到了小胡子,然后就变成了丫的支持者。他小时候还喜欢宅在房间里摆弄锡兵。我什么都不知道,思绪万千,胡乱看看,权当下午茶。
8.8;幻象的真實化也許是斯約堡的追求之一
向死要解脱,只是痛苦的无力表现。
伯格曼编剧。作为压抑象征的拉丁语([犹在镜中]也有学习拉丁语)。恶魔教师。校园生活(好像小津早期的青春片,不过调子完全不同)
3.5;伯格曼担任编剧及场记,最后的外景部分因斯约堡有事也由他来拍摄,多年后采访伯格曼依然表示很兴奋——“斯约堡把电影变成梦魇,把教师卡里古拉拍成一个秘密的纳粹”;结尾因过于阴郁,伯格曼加了一场由黑暗走向光明的戏。梅·扎特林再次出镜,真是强大的班底啊!对学校教育体制的痛诉,关于考试的噩梦,患有心理疾病的教师是父权制的指代,所有一切都是伯格曼精神焦虑的根源。
英格玛·伯格曼1944年,写出了第一个电影剧本《折磨》,尖锐地抨击了瑞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对学生的粗暴、专制和残酷压迫,由阿尔夫·斯约堡拍成了这部影片。一年后伯格曼方才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就这部影片而言,还是比较接近好莱坞的风格,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还是值得一看的。
汗。。。是希区柯克附身吗。伯格曼的童年对他的影响从他的早期电影就可见一斑。
1.Dramaten三大首席OlofMolander的侄子Jan是演员Harald是制片Sjöberg是导演Bergman是编剧/副导演老师VictorSjöström也制片2.19岁的MaiZetterling崭露头角20年后她初执导筒的那部Älskandepar更精彩3.首届Cannes的大奖之一4.伯格曼说自己童年经历但他兄弟否认且篡改替换了自己境遇5.Alf车祸意外去世Bergman接手他的遗作…回到Hets表现主义Caligari/Nosferatu影子嫁接政治意象StigJärrel捏合了HeinrichHimmler与真人喻体等级&父权对位师生个体精神崩溃安排在校园可惜没能一黑到底
剧情很吸引人,影子很有趣。音乐有点脱节~
折磨人的故事,有几处镜头吓到我了..气氛好抓人
2011.08.06声音、场景、光影有些希区柯克的味道,剧本简单清晰的抨击了当时瑞典的教育制度,特别喜欢开场的那一段。
伯格曼初次踏入电影界,虽然不是导演,但是也漂亮的将戏曲搬上了舞台~
伯格曼的剧本在其他导演镜头下呈现出一种黑色电影的惊悚悬疑气质,与他本人后来的风格明显不同。影片中坏老师这个角色塑造得很绝,人前是为人师表,人后是尾行痴汉。借虐猫经历发表自己“不达目的至死不休”的病态宣言一段,简直令人毛骨悚然。与之相较男主的人设就显得单薄无趣了很多。
3+26岁,伯格曼作为编剧与配角的银幕处女作。一个摆脱老师和女人情感绑架的少年的成长历程,狂乱苦闷最终一扫如风。人物与对话略刻板说教,但对光影(尤希区柯克式悬影)的想法已见天才端倪。“这就是人生,至死也不放手。如果你不咬,我会。”斯约堡凭此首摘金棕榈,二摘是7年后的《朱莉小姐》。
最有趣的就在于对超级变态大反派的同情与怜悯了。1944年二战还未结束的北欧一个年轻人就已经在自己的第一部剧本里给出了黑色电影这一概念的具体定义。光影运用和个别镜头的设置相当有趣。北欧小帅哥。
伯格曼的编剧作品,借一个凶恶教师形象来批判僵化教育,有趣的点还是这个拉丁语老师的绰号是卡里古拉,正好和他的残暴呼应,同时还插入了爱情悬疑线,光影运用地也颇为巧妙。从伯格曼的早期作品就能看出他对描写人内心的折磨很是擅长。
伯格曼的第一个剧本,故事还是很有些现实教育意义的,对学生来说一个老师或许会影响他的一生。影片结尾有点画蛇添足,前面在老师被抓去警察局时已经表现出了他的懦弱与可悲了最后又在学生面前坦白一次感觉很多余。“时间易逝,再回首时你或许就没了痛苦。。。”PS女主角床头挂了幅艾洛.弗林的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