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舞厅群舞的场景。男主和暧昧对象跳舞,他的舞伴频频离开他,投向其他男人的怀抱。男主起先还努力地挤入景框,试图与别的雄性竞争,最终却还是被排除在外,有颇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无法在画面中找到他。当他再度入画时,大家的群舞动作突然整齐划一,像一出事先精心编排过的舞剧。群舞过后,男主与舞伴再度相拥,他们的世界又只剩彼此了。结合之后的剧情,我们当然可以说这一幕预示了某种走向,但这种处心积虑的因果推测反而会毁掉整部电影的偶然与自然。许多的情节并没有前因后果,事情就是这样开始了、发生了、结束了,背后似乎也并没有什么指定的意义。这只是主角漫长人生中的某段(重要的)时光,头与尾的开放却给我们一种松弛的延展感,恍惚间以为自己窥见了他人的一生。
这片很烦,一直打扰字幕操作员瞌睡,睡了醒、醒了睡…建议这部电影移步本次上影节杜比厅,还字幕员一个安稳好觉、不被吵醒。
期盼明天就会来的男人,可能永远不会来。正和别人在床上的女友,可能是在赶我走。不断去赶下一趟爱人火车,怎知沦为感情椅子上的撑木,或是挂在忠贞门外的领带。有的爱是等待一生,有的爱是佯装孤勇,有的爱是受尽委屈,最后都无疾而终。知他在门外,知他不会来,知道缘分已结束,就是不知爱情是什么。
女人总是加瑞尔式“男孩”永恒的导师,但父亲可能才是《眼泪之盐》题眼,并在最后给予了“致命”的成长教育,扮演父亲的Wilms也唤起早年加瑞尔电影中父亲莫里斯形象。至此,《嫉妒》以来三部曲正式延展到了第四部,不知道套用剧中父亲台词,看到路易拍电影的菲利普是否比自己拍电影更高兴呢,而卡里埃则构成了两个加瑞尔之间有迹可循的接力棒。
事实证明越渣是越容易被爱的,还有,一定不要等某个人,一切都是缘分
#70thBerlinale#主竞赛。菲利普加雷尔又双叒叕拍了一部黑白小言情片,又双叒叕是花心渣男(以及三人行故事……)但是角色和演员都真的是讨喜啊,对他竟然也讨厌不起来……这大概就是菲利普加雷尔的魅力吧。影片摄影依然保持了超高水准,把巴黎拍出一种古典味道;加上旁白的使用,让影片颇具文学气质(对心理的分析和对情节的预叙,也让男主角显得不那么渣)。加雷尔一直拍的是这种青春片,关于年轻人的困窘,冲动,梦想,对爱情的渴望和探索,相当美好。不记得他的影片中之前有这么重的北非裔角色,算是变化之一?
这个质朴的影像风格还有俗气到有点搞笑的配乐甚至一度让我觉得在反讽童话爱情故事了,要是反讽还有趣一点呢。话说回来,一直建构这种长不大的、黏黏糊糊的、随性所欲、在感情关系里实施伤害的巨婴男主角我看也算一种性别歧视吧,怎么的,女性就不能软弱、不负责任、当捅刀人么,女性就不能需要“成长”么,怎么就必须成为男性成长的触媒了呢。而且这个选角,这样一张成熟的脸我真的想问一句,有什么好“成长故事”的空间的。
#23rdSIFF#游走于藕断丝连的异性之间,噬食着优柔寡断的情感漪涟,问自己,爱是什么?你不懂爱。子承父业,然父却撒手人寰,大哭一场,是否尝到了眼泪的咸味?那是盐。问自己,盐是什么?你说是爱。
BJIFF.我是一个么得感情的渣男,还是一个不太听话的爸宝男,我想要纯粹的爱,也想要纯粹的性,我遇到了一个女孩,她只能给我前者,我很扫兴;我又遇到了老相好,她竟然想给我生孩子,我很害怕;后来我终于遇到了一个符合两者的女孩,可她也太开放了,我有点候不住。最后,我的父亲去世了,天啊,我的世界倒塌了,我哭了,原来泪是盐味的,我该怎么办呢?后新浪潮时代的佼佼者,菲利普加瑞尔,旁白、黑白影像的设计给予了深厚的情感渗透力,狗血故事的高级拍法,领教了。收官今年北影节,八个月后再见。
#70thBerlinale08#某种程度上我很喜欢这种创作状态的一致性,至于进不进电影节,这是对于艺术多样性的珍惜,看完加瑞尔后有点明白法国人为什么那么爱洪尚秀了,他们电影里都有着很相似的东西,一种猛烈的迅速消失的情感,一种渴望的不确定性。出门后有两个英国人议论“DoallFrenchpeoplehavesomekindofproblem?”如果说心里总有块地方留给法国电影,那一定是因为某个莫名的雨后的共振,某个在空中停留又消失的味道。讲爱情永远都是在讲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自《嫉妒》开启的“不忠”三部曲,菲利普·加瑞尔以黑白胶片探索男女之间最私密的关系。《眼泪之盐》看似以时间与地点的出现打破了其创造的关于爱情“元故事”的概念,却用叙述和影像本身赋予这个故事更加强烈的普世性,它是关于所有爱情的原初,所有最基本的欲望,所有可能的相遇与离开。它是一场爱情教育。
两次女性的正面全裸印象挺深。一次是乡下前女友的洗澡,窗户洞开,男主走过,女人投以俯视,两个视线是向上的对角线,女人胜券在握的压迫感十足。另一次是三人同居,第三任全裸出浴,男主仰视的主观视角和男小三假装看书的视线与女人的酮体形成一个锐角,无法掌控的卑弱感撑到最强。这种对角线处处存在,男主找到第一任,从楼梯上缓缓下来大腹便便的女孩,再度形成对角线,黄金分割上的圆肚皮如同魔物压垮他的心理防线。
在常见的渣男狗血故事中加入了老父亲这样一个角色,瞬间就变得很有意思了,旁白用的也相当巧妙
我讨厌法国人的一百种理由,无时无刻在调戏观众的道德观
真的很奇怪,这电影能帮助我更好理解侯麦,也更加喜欢侯麦。就像最近看的那部《冬天的故事》,角色结尾能够再相遇,让人不禁惊叫一下,那是这部不具备的某些说不清楚的东西。
甚至不知道是不是在反讽,男人永远认同的还是那个父系权威,美丽温存野性甚至来自第三者的受辱都是雨打过身,什么都比不上心中权威,也只有通过获得权威认同/权威倒塌才能真正有触及内心的震撼和成长……
一年一度的黑白情感小品。菲利普·加瑞尔永远以一种真切而痛楚的姿态(与其貌似闲散的笔调却超乎寻常的搭调)剖析着全无美化的一段段感情历程,充满犹疑和彷徨、自私和怯懦,在追逐中满足一时的心灵激荡,在谎言中廓清自身卑微的形体。父亲形象的加入,让“成长”的维度得以更为丰富,我们迟早要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抓住所剩无几的自尊,一定会在接连不断的十字路口摆动或悬停,在趋往老去的路上,这些命题不仅关乎爱情,或许还和生或死有关。旁白的设置很有意思,提前宣告的剧情和陈述事实的超然口吻具有某种俯瞰的全知意味。精准的人物关系设置是立稳剧本、捋顺逻辑的基点。
Bravo!屈指可数的特写,都给了眼泪。还有父亲离开儿子公寓前的一个表情。想重看《秘密的孩子》。
啊!
B+/黑夜里的肌肤是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