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gay,是girl
【第十届金帧电影节(GFFF)·主竞赛】性别的错位认知下是男孩参不透的世界,艳俗的芭比场景里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冷漠的目光中是翩翩起舞的玫瑰少年,恶意的偏见中是无尽爱意的温柔港湾。狭隘的小镇丢去了纯粹的快乐,伪善的笑容掩不盖残酷的掠夺。上帝无法决定你的人生,世俗无法束缚你的自由。能够被毁掉的都是不堪一击的脆弱,独一无二是我们存在的价值。做自己想要成为的自己,现实需要摊开伤口的童话……
法语课在学rôledegenre教授放给我们看的...居然神奇地听懂了大部分对白。结尾父母的转变也太突兀了吧。
最后女孩子的出现扭转了整个气氛。其他还能说什么呢。都这么久了。
很真实的“小0童年残酷物语”,小主人公和他的父母,奶奶,周围的邻居同学,甚至每一个配角都演的那么自然贴切。力荐。
3.5虽然电影拍得不算特别出众,但题材和视角比较独特,关于儿童少年性别角色的定位,关于同性恋的形成,关于家庭教育等等,值得一看的电影。
“当我不再是男孩了,我要嫁给他”多好的题材!被导演浪费的一塌糊涂。
又一部同志题材的电影,7岁的主人公单纯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却被人们残忍的排斥...错不在他,而是那些虚伪的嘴脸...
看了好痛心~(话说米国居然把这个电影评为R级,去死去死。)
终于找到你了!2007年在汉阳大找的一张碟却忘记了名字~funny~
拍的特一般,尽管还用挺多特效什么的.不过,看完直感慨还是当姑娘好.姑娘要是男孩儿气重点不爱穿裙子绝对没人把你当毒蛇猛兽.最多..最多被人说是T...要是搁男孩儿想穿裙子绝对一水的中老年人骂你丫这个变态...
裙子后背拉链的细节表现得很好,我在那里很自然的进入了这个关于性别的故事,在这样的儿童视角里,提出了婚姻的概念,再去观察整个家庭,这其中就包括了结婚是否是有性别的,因为”女装“,因为“姐姐死了”,许多对于这部电影剧作来说巧妙的设置,自然的写了出来,编剧能力出色。
成长中的烦恼,成长中的迷惑,当这一切从孩子的眼里表达出来的时候,我想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纯纯的心。当男孩穿上美丽的裙子时,邻居说:他只是换了一件衣服而已。孩子用他纯净的心灵做着想做的事情,而大人们早已被这个世界的颜色涂满了心灵。
看片子的時候老是讓我想到安娘娘,老是不舒服,所以才給了這點分==ps:長大殘了
其实孩子的内心永远是最简单而纯真的,Ta可以想成为任何自己想成为的人。而当这一切面对传统的社会和残酷的现实时,这份童真与真实做自己的勇气被慢慢消耗与不断流失。Ludovic所在的家庭在那个年代已经是很开明的,但在邻里间的压力与眼光下还是很难保持一切如故的模样。如果你爱Ta,为什么不能接受Ta希望成为的样子,别等到最后在彷徨中失去了这个曾经希望被爱的孩子。
孩子成长期出现的问题,家长是不是不需要这么小题大做呢?小孩子家庭氛围很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女性化情结呢。
复古青春残酷童话
It'sallaboutidentity,whoyouareandwhoyouwanttobe.
又美好又虐心,这片拍法很自然,除了那些艳丽的幻想段落,大部分时间有些特吕弗80年代的意思,比如《零用钱》
小男孩还是长发好看,那个小潘小班雷死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