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库贝利克:一个音乐家的生活肖像 Rafael Kubelik:Bilder aus dem Leben eines Musikers(1972)
- 标签: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Fritz Buttenstedt
- 主演:
- Rafael Kubelik
- 评分:
- 9
- 剧情:
- 拉斐尔·库贝利克(Rafael Kubelik)生于捷克比霍里,其父扬·库贝利克是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1928-1933年就学于布拉格音乐学院,次年即指挥捷克爱乐乐团首次登台。此后至1936年他经常指挥乐团为父亲演出其六首小提琴协奏曲的其他小提琴和乐队曲伴奏1936-1939年任捷克爱乐乐团执行指挥,1942年升任艺术总监。1948年捷共接管政权时,库贝利克正在英国参加爱丁堡音乐节,由此脱离捷克,次年赴美国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1955年就任柯文特花园歌剧院音乐监督,1957-1958年指挥纽约爱乐乐团。1961-1979年间出任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首席指挥。...
体量不大但剪得很有意思。
B站有。捷克最伟大的指挥家,民族音乐之魂。

-
- 主演:
- Rafael Kubelik
- 类型:
- 暂无
- 地区:
- 印度
- 评分:
- 暂无
- 简介:
- 暂无...
- 评论:
- 说它好看,是因为敢在8集篇幅挑战废死,原住民,新住民,外劳权益,政治斗争等多个议题并且诠释得还不错
- 5+1个故事,但每个故事又有联系,主角一永在短短12集里成长了许多。这部剧最妙的一点是,不是先开启了主角的金手指,而是先让他经历丧失至亲的惨剧,再让其以过来人的身份帮助其他生灵(执念)。看完大结局才知道为什么剧名起的那么古怪——所谓的“不良执念”是从人类的悲伤、思念、嫉妒等衍生而来的,那些执念因为人心强大的力量而拥有了本不应该拥有的生命,但因其存在违反了自然而需要主角帮助才能解脱。一永代表着居于主位的毛笔,光砚代表了砚台,楮英则是纸张,书法在这部作品里拥有着能够抚慰人心、斩断执念的作用,也预示着人心虽可能产生执念,但却也有着向善的力量。“执念”的实体是万千红线,让人想起盐田千春的艺术品。男主角是个长得很像哈士奇、笑起来侧颜颇有周杰伦神韵、总被别人误以为是流氓的好人,这一设定也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