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津早期默片,不到50分钟。连续看了几部成濑巳喜男和这部小津的默片,感觉题材相似度很高啊,比较关注日本女性的命运。比较有意思的是这部片子里还可以看到刘别谦参与导演的影片《如果我有一百万》,而且电影院那段借用的就是刘别谦导演,查尔斯·劳顿主演的那段。没想到那个年轻女孩真是田中绢代。
情节剧。有不少运动镜头,开场的拉镜头很有特点,构图改变了。此后均已构图不变为原则,最后一个镜头则是无人称运动。大量道具特写用作转场。包含景深镜头,小津式的空间(打开的帐子)以及小津式剪辑(动作匹配)初现端倪。冈田嘉子长得真像后来小津爱用的三宅邦子。哦,片中还有年轻的田中绢代呀
人言可畏,话语的推波波澜可以使人丧命。姐姐为资助弟弟读书,在外打两份工,甚至不惜当卖酒女,熟悉的”神女“式设定,和同期阮玲玉主演的悲剧电影有共通之处。限于片长体量,只局限在单一情节的矛盾累积上,没有更多折射社会现象,仅在末尾浅尝辄止地顺道批判报纸记者的丑恶嘴脸。依然体现对美国电影的依恋(男女主角到电影院看的是1932年刘别谦参与导演的《如果我有一百万》),逐渐重视起表现日式榻榻米卧室的空间感,尤其注意纸糊推拉门在画面构图的使用。
女性抛头露面支撑家庭,却得不到大男子主义的男性理解与支持的故事在母子,兄妹,姐弟,夫妻中都能成立。小津之所以选择了姐弟这对,大概是想表现年纪处于上位的姐姐,反而因为性别下位而屈从于弟弟这一矛盾,从中也可以看出小津后来女性角色的塑造思路。
脆弱的弟弟啊!还有田中绢代实际上是坏了事儿。年轻人就是黑白分明,容不得沙子。而且行为方式都特别剧烈,年轻其实蛮脆弱的。早起小津的作品里,有男性家暴镜头,这个是弟弟扇姐姐耳光。
东京之女。情人观影。先是看的镜头,后面接的却不是影院现场画面,而是与《如果我有一百万》的胶片直接对接。而更有趣的则是:小津此片为默片,刘别谦那片却是有声片。美国有声电影作为影中影出现在日本默片当中?……实乃电影工业发展的地域差异所致。这点与《艺术家》的有着本质不同。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613490257/
刘别谦影像的惊鸿一瞥,除了文本上的互文,还有呼应早期小津的喜剧因子;低机位初显,茶壶的特写,都逐渐有日后风格;印象比较深的是开场的拉回镜头,以及多处运动镜头。
#BFIPlayer早期作品,大萧条为背景,影片中两人观看的电影也是以大萧条为背景创作的《如果我有一百万》(还是大爱刘别谦呀),结尾处的新闻传单似乎对应了男主姐姐的身份也并不简单。整体影像风格已经有了雏形,最喜欢的依然是空镜的处理,开场与结尾的空镜对照看着格外心酸。正面的固定镜头正反打还是挺有力量的。提琴很好的能衬出内心表达,印象最深的肯定是钟表指针转动音效的放大展现内心的处理。
挺喜欢!和之前比较不一样,短篇小说美感,酒家场风格化的打光景深镜头都很罕见,同一空镜使用两次,得知死讯的转场,看的反打中的钟接下一场的钟,然后还有插入性的钟。最后一个镜头奇特!冈田嘉子和田中绢代表演细致让人动容。“刘别谦映像”。
7。动镜头屡次出现,空镜头端倪初现
一个人物关系相对简单的小短片,那姐姐得知弟弟死后的那句“良一真是个弱者”颇为有力,面对生活的简单,弟弟看似清高的自杀,和姐姐的努力周旋相比,确实有懦弱、逃避的嫌疑。
看的最后一部小津的电影。东京之女,或由此开始了对家庭题材的固执坚持。
1,最后的空镜虽短,力度不输安东尼奥尼。2,最好的台词是“良一真是个弱者。”——男人真是垃圾。3,除了最后一个横摇,中间只在良一出走时用了横摇,与《晚春》一样。从开头家里以及办公室开始,以剪辑和运动代替运镜,中间剪入西方电影的跟拍长镜头与平行蒙太奇,恰好形成对照。小津的自我风格已然大于西方影响了。4,水壶的安稳意味,蒸气的飘升,时光的流逝,悠长的人世间。5,嫌故事无聊,但姐姐这个角色处理得精当,不落俗套。
上一部江川宇礼雄对朋友展开了耳光攻势,是要打醒朋友,这一部他又对姐姐下了手,表示出强烈的不满,小津是多么喜欢给演员定型,良一自尽是突兀的,姐姐赚钱供他读书,即使是酒场工作,也不应该自我了断,传达出其人格之不成熟,这个悲惨的局面略微强硬。
简介点明姐姐的真实身份其实是地下组织的一员,才让最后姐姐感慨的那句“你果然还是不懂我”有迹可循,整部片子也因此跳脱出单纯的家族框架,略微上升到更加宏观的国家层面。冈田嘉子和田中绢代特别有气质,小津的镜头语言也开始成熟,一家人分崩离析的结局比重归于好更能让人共情。
使用了跟后期的影片比更具动态的仰角镜头。几处空镜有意思:标志性的近景的茶壶;挂起的和服旁绞索一样的投影;以及结尾低机位拍摄道路地面的移动摄影。有说法称其实姐姐的晚间工作之所以召来警察关注,是因为她在酒场女之外,还是地下党联络员。但这点只能在电影里隐晦表达。冈田嘉子极美,在她面前,田中绢代黯然失色。最后那句“良一真是一个弱者!”掷地有声。对照嘉子本人坎坷而传奇的一生,电影内外,她都是生活的强者。
由喜转悲的小津,也是从借鉴西风到个人风格确立的开始,连选角都有特点——田中绢代的日式圆脸小眼睛与冈田嘉子子立体的五官与大大的眼睛,两种目光交织出“新悲剧”,而男人是无用的弱鸡。
小津试手风格之作,个人标签都出来了,室内的景深镜头拍得尤其漂亮
#BFIJapan2020現實一種。悲劇的極致。女性承受的社會壓力,如果可以選擇,如果是百萬富翁,誰不懂得選比現在更好的。間接指控社會階級提升的無力感、對風流女子的污名、福利系統對勞動人口的忽視、傳媒小報的冷漠。由左至右的厭女氣息,男人恨女人,女人更恨女人。最後的街道空虛得五臟亦覺痛。
从上一年的《青春之梦今何在》开始到这部,确实是由喜转悲了,不过即使题材禁忌且沉重,但拍得仍然很轻。姐弟置换成夫妻,于是类似的戏份在后期《风中的母鸡》里又上演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