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胶片版。三段三小时,跨度30年。每段的重点都不同,却最后把中心放在了夫妻感情伦理关系上。在家族史诗的框架里,这样拍未免小肚鸡肠了些,显得十分冗长。最喜欢第一段的跳舞戏,激情洋溢,除音乐外,衣裙丝绸摩擦的声音都清晰可闻,让昏昏欲睡的我眼前一亮。三星半
两个人的情感经历、生活工作和社会环境并行的发展。除去一些貌似有些情绪展露的镜头外,整体上都比较克制。就连工厂罢工、瓷器厂要垮了这样的事都被呈现得不紧不慢。而且可以看得到在漫长的时间里,人物的历史局限性,人物的真实性,他们非完美,这就很动人。
学校的图书馆就有这部。雨蓓的风头完全被Béart抢去了啊!真的好不喜欢男主!
Assayas用现代的手法拍时代剧确实新鲜,第一部分很好,有维斯康蒂的感觉,但后来越来越琐碎无味
三个小时的电影边看边忘。要不是为了IsabelleHuppert,我才不要看。
有趣,用现代节奏拍古装片.我第一次看到我家夏尔柏林!
第一部分冲突来展开得快舞会算是既有别于豹又不同于纯真年代也非波兰瓦伊达那类的设计感第二部分Jean和Pauline的处理有些过于偶像剧化虽然台词里有一句很喜欢:生活要面对我们又不是在演电影Assayas的手法和公式充足运用自如在该有呼吸感的动作交代里完成得有气韵等到人物群戏对白支撑下稍微欠点儿火候到了第三部分生命的终末传达信息的步伐变慢配合人物状态算是能点题也有传递出遗憾感
三位主演均无懈可击的表演.
法国外省民族资本家的小时代。却为啥把女神排在演员表的第一位呢?两个女神都不过是命运被被时代摆布的男人所摆布的配角而已啊。贝阿只是在要做奴隶而不得的时期有一次主动的行动,以独立为名,以退为进,逼男主做出了选择,之后就是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全程当跟班儿了。于佩尔就更得了,连一次主动选择的机会和行动都没有,就被反派了。而新一代的小姑娘终于不要受男人摆布了,却直接退回到上帝的怀抱。一直不喜欢阿萨亚斯,总觉得这人用心险恶,是用小资情调包装男权意识,但现在明白了,其实所有小资情调骨子里都是物化女性的。
美丽的电影美丽的爱情
6.5。阿薩亞斯嘗試以更現代的視聽語言和切入角度重新組織古裝電影文本,但還是隨著敘事推進而被愈發厚重的歷史背景吞噬。即使是最華彩的舞會戲,呈現效果亦不如《家宴》具有顛覆性。
通过两个人的爱情,来书写一个家族横跨三十年的历史,但阿萨亚斯显然无法掌控这样的题材,不光将电影拍得冗长无比,且结构凌乱。比较德国的《布登勃洛克家族》,相差得不止一点半点。阿萨亚斯也许更关于讲点爱情故事。
我还是无法看到爱情产生的具体细节似乎只有目光交错的短短一瞬爱情突然就诞生了男女主抛弃一切在一起然后走完这一生只能看到他们为了在一起做出的具体行动却看不出在一起的具体原因。
处处充满着Assayas式的小清新。没谁比贝阿更适合做女主了,虽然我更喜欢笑眼的女配。
典型的法国文艺生活温吞片,实在太长了,片子有很多冗余的部分,随便一个例子开始着重笔墨在舞会和舞蹈上,在这种节奏上很容易打瞌睡。故事很简单,一个牧师因为厌烦一成不变的生活和工作,和妻子离了婚,也不再虔诚的祷告,遇到贝阿饰演的年轻女子后,又焕发第二春,和新欢搬到远方过起了半隐居生活。对原配和女儿也彻底放任自流,不负责任。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平淡的两人生活又让原牧师躁动了,又回到原来的家族继承产业,做起了瓷器厂老板,与现任妻子产生了情感上的矛盾,但戏剧性的是最后妻子又和他一起在家族生意上投入了精力。整片看完对男主的性格刻画印象最深,落魄生病时的死猫相,平时生活态度随性到飞起,这种极度自私的古典法国男真是太绝了!
阿萨亚斯的舞会拍得真好,不过第三段着实冗长。
男主角极致利己,需要人照顾了满嘴情话追忆往事,不需要人照顾时老婆孩子放一边自顾自随心所欲。做决定不和妻子商量,直接通知对方,已经做好决定了。婚姻中独断专行,这性格让人受不了。
看完有种说不出话的感觉,说它不好倒也说不出哪里好,好的话也不知道。最后那段时过境迁后太阳重新照耀贝阿读着书闪回到舞会,华尔兹的舞曲开始就觉得有点东西。摄影一般,贝阿舞会那段让我重新爱上她。Aline就是miahansenlove,演老于女儿。跳舞那段好喜欢,虽然拍的不是很好看。最喜欢舞会那段。虽然是三小时,不是那么沉闷,拍出感觉了
阿萨亚斯,请不要维斯康蒂,不是所有导演都适合把片子拖3小时那么长,阿萨亚斯的细腻清新情感戏风格与家族时代史诗题材并不十分洽合。不过个人很享受这悠长华美的叙述,舞会一场戏调度极佳
居然我在2002年就看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