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影像很模糊,但可以想象在那个时代也能拍出如此诗情画意的影片,大概只有吴永刚大师了!在那个以丑为美、破坏一切美好的时代,老吴只有借助神仙的帮助来阻遏群氓对美的破坏!
http://site.douban.com/125823/widget/notes/7220176/note/312887758/
小时候家里有一本白话的三言二拍短篇故事集,以至于看这个老片也是津津有味印象深刻。
50年代的古装片还蛮好看的,做工扎实,题材多样,《武训传》《秋翁遇仙记》《乔老爷上轿》《李时珍》《天仙配》……可惜后来,后来就没有古装片了。
7,画面唯美,意境上乘,建国后那些阶级斗争题材的影片非吴永刚这样的老派导演所能驾驭,拍拍这样的神话题材也蛮好的,可就连这样的机会也都不给他了,唉,唯有一声叹息
古中国之美,姹紫嫣红开遍,都付与断井颓垣
劳动人民的渴望:百姓无愁乐陶陶,但万事还是要由神仙解决.
追求真善美,誓与恶斗争。不服强霸权,仙子助秋翁。
神话故事改编。有浓重的戏曲与舞台表演味道。虽然还是有阶级斗争的成分。但布景和摄影都很美。特效也不错,就像30年后的《西游记》。此片后来被制作成连环画小人书出版,卖得特别好。共和国成立初期还能拍出这种比较单纯的诗情画意。应该很快连这个都拍不了了吧。三星半
中国传统美术电影的镜头设计风格
和醒世恒言中的原文还原度非常高,歌唱风格和同时期香港电影非常相近。「天下百花齐放,独我牡丹不放」,把「牡丹」替换成「文艺作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实在细思恐极,到武则天那段时越联想越可怕。后半段流于神仙施法拯救的奇观,牡丹仙子颇有些黄衫女子的感觉。电影真正删掉的是原文的结尾,秋翁听从仙子教导诚心修仙,多年之后终于得道升天,封了护花使者。
一曲清歌传里巷,千秋佳话付笙箫。
古色古香那个年代真正好看的古装戏,不在邵氏,不在电懋,更不在台湾,甚至凤凰长城也做不到,只有内地做得到,单单是西洋交响乐队配的中国古典民乐的电影配乐,就是独一份。小仙女的台词太不行了。
神话故事。非黑即白。好人好报。恶有恶报。
1956年能拍这样神神鬼鬼,超现实的片子么?
重看,很难说不是一种幼稚的美好。
公平正义需要仙女拯救才能实现的话,社会就真的完了!
五十年代的中国美学故事取自今古奇观现在看来是有点落后时代的优质但是也是古时候歌颂劳动人民惩治恶霸的美好想法。彩色修复版效果还是不错。
总觉得少了些逸韵。
吴永刚不愧为大艺术家,这部表面上讲述养花老人遇恶霸的神话故事,却暗合了人类社会过去、当代,甚至未来,很多真实的发生……